1. 「洴澼絖」:在水中漂洗棉絮。澼,漂洗。絖,較纖細之棉絮。《玉篇.水部》:「洴,水澼也。」《廣韻.平聲.青韻》:「洴,《莊子》曰:『有洴澼絖造絮者也。』」《莊子.逍遙遊》:「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
2. 水聲或鑼鼓聲。如:「洴淜」。《集韻.平聲.庚韻》:「洴,水聲。或作泙、滂。」明.徐霖《繡襦記》第三一齣:「洴洴澎澎,叮叮咚咚,打著鐃鈸,持齋把素念彌陀。」
〔關鍵文獻〕
《字彙.水部》。
《重訂直音篇.卷五.水部》。
「」為「洴」之異體。音ㄆㄧㄥˊ。
「洴」字不見於《說文》,《龍龕手鑑.水部》:「洴,音瓶。澼洴也。」《玉篇.水部》:「洴,毗名切。水澼也。」《集韻.平聲.青韻》:「洴,洴澼,漂絮聲。」
《重訂直音篇.卷五.水部》:「,同洴。」
按:「洴」音當為從水并聲之形聲字。「」則為原字再意符,如「莫」字本即朝暮之暮,字已從日,再加日而成「暮」字然。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