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180A02180A02180A02180A02180A02180A02180A02180A02180A02180
字號A02180正字 - 05 - 08 
說文釋形大徐本:,水。出山陽平樂,東北入泗。从水,包聲。(匹交切)
段注本:,泡水。出山陽平樂,東北入泗。从水,包聲。(匹交切)
注音(一)ㄆㄠ (二)ㄆㄠˋ
漢語拼音(一)pāo (二)pào
釋義

()ㄆㄠ

1. 河川名。《說文解字.水部》:「泡,水。出山陽平樂,東北入泗。」清.段玉裁.注:「按今泡河自今山東單縣流逕江蘇豐縣北,又東逕沛縣界,循城東南至泗亭驛而合於泗。」

2. 鼓起且鬆軟之物。如:「眼泡兒」、「豆腐泡兒」。

3. 地名用字。多用於小湖泊。如大陸地區黑龍江省有蓮花泡,吉林省有月亮泡。

4. 量詞。用於計算屎尿。如:「撒一泡尿」。

()ㄆㄠˋ

1.水面上漂浮,內含氣體之球狀物。大者稱為「泡」,小者稱為「沫」。如:「泡沫」、「水泡」。

2.  泡狀之物。如:「肥皂泡」、「電燈泡」。

3.  指身體上異常突起的水泡。如:「他的大腿被熱水燙到,已經起泡了。」《水滸傳第八回:「林沖走不到三二里,腳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鮮血淋漓,正走不動。」

4.  用液體沖浸。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諸州府得解士人赴省闈》:「其士人在貢院中,自有巡廊軍卒齎硯水、點心、泡飯、茶肉之屬貨賣。」《紅樓夢第六○回:「當時來至蘅蕪苑中,正值寶釵、黛玉、薛姨媽等吃飯,鶯兒自去泡茶。」

5.  消磨、耽擱或故意糾纏。如:「泡時間」、「你別在這裡瞎泡了。」、「他是泡妞高手。」

6.  當量詞:

(1) 用於計算動作次數,相當於「番」、「回」、「陣」。《官場現形記第四七回:「童子良經他這一泡恭維,便覺他說的話,果然不錯。」《海上花列傳》第一六回:「難末害仔幾花人四處八方去瞎尋一,陸裡尋得著嗄?」

(2) 用於計算茶葉沖浸次數。如:「這茶已經是第二泡。」

A02180
A02180-010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水部》。


A02180
A02180-005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八畫》。

《中華字海.氵部》。


A02180
A02180-001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水部.泡字》引〈中16.121.上4〉。


注音 (1)ㄆㄠ (2)ㄆㄠˋ
漢語拼音 (1)pāo (2)pào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泡」之異體。「泡」之篆文作「」,《說文解字.水部》:「泡水,出山陽平樂,東北入泗。從水包聲。」「」字見《敦煌俗字譜.水部》,此字所從之「」,當是「包」之筆勢改易者也,書家多有之,則「」為「泡」之異體可信,故可收。該字音讀有二:水名、水上浮漚,以及作「盛」解,念ㄆㄠ;餘如水泉、以湯沃物,以及作「皰」解,則念ㄆㄠˋ

A02180
A02180-007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水部》。


A02180
A02180-002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水部》。


注音 (1)ㄆㄠ (2)ㄆㄠˋ
漢語拼音 (1)pāo (2)pào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泡」之異體。「泡」之篆文作「」,《說文解字.水部》:「泡水,出山陽平樂,東北入泗。從水包聲。」楷定通行作「泡」。依《廣韻》、《集韻》、《類篇》所載,此字音讀有二:匹交切,作「水名」、「水上浮漚」、「盛也」解,音「ㄆㄠ」;皮教切,作「水泉」、「以湯沃物」、「皰」解,音「ㄆㄠˋ」。「」字僅見《龍龕手鑑.水部》,曰:「俗。音『泡』。」字書雖僅記其音,不明其義,且未審為何字之俗,然此字從「色」,與「包」形近,恐是傳寫致訛者,因形近而誤,或增減筆畫改易形體者,俗字多有之,此《龍龕手鑑》所以以「」為俗者也,則「」為「泡」之異體,字形可認定,故可收。

A02180
A02180-009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中華字海.氵部》。

《歷代書法字彙.水部》。


A02180
A02180-011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漢語大字典.水部》。

《宋.周煇.清波雜志.卷一.思陵儉德》。


#「C06216」另兼正字。

A02180
A02180-003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水部》。


注音 (1)ㄆㄠ (2)ㄆㄠˋ
漢語拼音 (1)pāo (2)pào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泡」之異體。「泡」之篆文作「」,《說文解字.水部》:「泡水,出山陽平樂,東北入泗。從水包聲。」楷定通行作「泡」。依《廣韻》、《集韻》、《類篇》所載,此字音讀有二:匹交切,作「水名」,「水上浮漚」、「盛也」解,音「ㄆㄠ」;皮教切,作「水泉」、「以湯沃物」、「皰」解,音「ㄆㄠˋ」。「」字僅見《龍龕手鑑.水部》,曰:「俗。音『泡』。」字書雖僅記其音,不明其義,且未審為何字之俗,又此字從「」從「色」,與「泡」從「包」形異忒甚,然此字或恐由「」增形而成,為遼、宋時之俗寫者,此《龍龕手鑑》乃以為「俗」者也,則「」為「泡」之異體,字形可疏而通之,故可收。又:「」字,並見此。

A02180
A02180-008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水部.泡字》引〈齊法義優婆姨等造象頌〉。

《佛教難字字典.水部》。


A02180
A02180-004
部首筆畫  - 07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八畫.泡字》引〈魏比丘道記〉。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水部.頁59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五爻.班交切.頁186
平聲.五爻.披交切.頁187
平聲.五爻.蒲交切.頁187
去聲.三十六效.皮教切.頁584
平聲.五爻.披交切.頁186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彙音寶鑑
卷五.交上平聲.頁418.右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