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B01750B01750B01750B01750B01750B01750
字號B01750正字 - 08 - 12 
說文釋形,傳信也。从木,啓省聲。(康禮切)
注音ㄑㄧˇ
漢語拼音
釋義

1.  古代一種刻木合符之通行憑證。《說文解字.木部》:「棨,傳信也。」漢.李尤〈印銘〉:「赤紱在報,非印不明;棨、傳、符、節,非印不行。」《宋書.卷八五.列傳.謝莊》:「於時世祖出行,夜還,敕開門,莊居守,以信或虛,執不奉旨,須墨詔乃開。」

2.  古代官吏出行時,用作前導之儀仗。通常以木製成,形狀似戟,上以赤黑色繒衣套住。《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韓延壽》:「延壽衣黃紈方領,駕四馬,傅總,建幢棨,植羽葆,鼓車歌車。」唐.顏師古.注:「棨,有衣之戟也。」唐.王勃〈滕王閣序〉:「都督閻公之雅望,戟遙臨。」

B01750
B01750-001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薺韻》。

《字彙補.戈部》。

《漢語大字典.戈部》。


注音 ㄑㄧˇ
漢語拼音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棨」之異體。棨,《說文.木部》作「」,云:「傳信也。從木,省聲。」今考《集韻.上聲.薺韻》云:「棨,或作。」《字彙補.戈部》、《康熙字典.戈部》、《中文大辭典.戈部》等皆引《韻會》云:「,與棨同。」按《碑別字新編.十二畫》引〈宋爨龍顏碑〉作「」,《龍龕手鑑.木部》以「」為正字而以「」字為或體,據此可以推知「」字當係「」字不省而訛右旁「」字作「戈」者,「」字則其省體,至於「」字則又「」字之變體也。今以字書多謂「」同「棨」,故可從之收「」字為「棨」字之異體。

B01750
B01750-004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木部》。

《中國書法大字典.木部》。

《重訂直音篇.卷四.木部》。


B01750
B01750-005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木部》。

《異體字手冊.十二畫》。

《中華字海.木部》。


B01750
B01750-003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棨字》引〈宋爨龍顏碑〉。

《類篇.木部》。

《重訂直音篇.卷四.木部》。


B01750
B01750-006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木部》。

《中華字海.木部》。


B01750
B01750-002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木部.棨字》引〈唐臧希晏碑〉。

《中華字海.木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十一薺.遣禮切.頁343
去聲.三十二霰.輕甸切.頁569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一.兩字辨似.頁82.左
彙音寶鑑
卷一.嘉上上聲.頁87.左
異體字手冊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宋體母稿異體字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6: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