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043A01043A01043A01043A01043A01043A01043A01043A01043A01043A01043A01043
A01043A01043A01043A01043A01043A01043A01043A01043A01043A01043A01043A01043
A01043A01043A01043A01043
字號A01043正字 - 11 - 14 
說文釋形大徐本:,願詞也。从丂,寧〔寍〕聲。(奴丁切)
段注本:,願詞也。从丂,寍聲。(奴丁切)
注音(一)ㄋㄧㄥˊ (二)ㄋㄧㄥˋ
漢語拼音(一)níng (二)nìng
釋義

()ˊ

1. 情願、甘願。如:「寧死不屈」、「寧缺毋濫」。《說文解字.ㄎ部》:「寧,願詞也。」《論語.八佾》:「禮與其奢也,寧儉。」《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吾寧鬥智,不能鬥力。」

2. 安定。如:「安寧」、「心神不寧」。《廣韻.平聲.青韻》:「寧,安也。」《詩經.小雅.常棣》:「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遼史.卷三一.營衛志上》:「隨陽遷徙,歲無寧居。」

3. 平息。如「寧息」。《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驗,及吏人條書相告不得聽受,冀以息事寧人,敬奉天氣。」唐.李嶠〈為水潦災異陳情表〉:「以寧眾口之囂謗,以答三靈之譴咎。」

4. 省視、問安。《正字通.宀部》:「女嫁歸省父母曰寧。」《詩經.周南.葛覃》:「害澣害否?歸寧父母。」唐.韓愈〈贈張童子序〉:「童子請於其官之長,隨父而寧母。」

5. 回家。元.關漢卿《救風塵》第四折:「周舍杖六十,與民一體當差。宋引章仍歸安秀才為妻,趙盼兒等寧家住坐。」《喻世明言.卷二六.沈小官一鳥害七命》:「沈昱並原告人,寧家聽侯。」

6. 服喪。《字彙.宀部》:「又居喪曰寧。」《漢書.卷一一.哀帝紀》:「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寧三年。」唐.顏師古.注:「寧,謂處家持喪服。」《後漢書.卷四六.郭陳列傳.陳寵》:「高祖受命,蕭何創制,大臣有寧告之科,合於致憂之義。」

7. 當副詞:

(1) 豈、難道。《戰國策.趙策三》:「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耶?」唐.王勃〈滕王閣序〉:「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2) 乃、竟然。《詩經.大雅.瞻卬》:「心之憂矣,寧自今矣。」《三國志.卷二七.魏書.徐胡二王傳.胡質》:「胡通達,長者也,寧有子孫不?」

8. 語氣助詞,無義。《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賓至如歸,無寧菑害。」《董西廂.卷五》:「且寧耐,有何喜事恁大驚小怪?」

9. 清朝以南京為江寧府治,故簡稱為「寧」。如:「寧漢分裂」。

10.  大陸地區寧夏省簡稱。

()ˋ

姓。如漢代有寧成。

A01043
A01043-027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部》。


A01043-015
部首筆畫  - 02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二表》。


#「」另兼正字。

A01043
A01043-007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部》。

《中文大辭典.部》。


A01043
A01043-006-1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寍」為「寧」之本字而有「寍」同「寧」之說,「」當即「寍」之形變。


注音 (1)ㄋㄧㄥˊ (2)ㄋㄧㄥˋ
漢語拼音 (1)níng (2)nìng
研訂者 陳逸玫
內容

」為「寧」之異體。「寧」之本義為「願詞」,今之「安」義源於「寍」字,段注本《說文》「寧」字注:「寍,安也,今字多假寧為寍,寧行而寍廢矣。」後字書有以「寍」為「寧」之本字而有「寍」同「寧」之說,故收「寍」為「寧」之異體。《龍龕手鑑.宀部》所錄「」字,當即「寍」之形變。蓋由「寧」之形變觀之以「宀」下「心」字,碑刻省寫如橫,如《歷代書法字彙.宀部》引〈爨龍顏碑〉,故「寧」可省寫如「」。橫筆與「皿」結合如「血」,故「寍」可寫作「」。然則,收為「寧」之異體可也。

A01043
A01043-023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經典文字辨證書.部》。


A01043
A01043-029-1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三.部》。


=>C08192」之異體。

A01043
A01043-020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四畫.寧字》引〈隋苟夫人宋玉艷墓誌〉。


A01043
A01043-022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部》引〈古今雜劇〉。


A01043
A01043-024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四畫.寧字》引〈魏傅母王遺女墓誌〉。

《中華字海.部》。


A01043
A01043-021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部.寧字》引〈中80.723.下10〉。


A01043
A01043-001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俗書刊誤.卷一.平聲.庚韻》。

《重訂直音篇.卷三.部》。


注音 (1)ㄋㄧㄥˊ (2)ㄋㄧㄥˋ
漢語拼音 (1)níng (2)nìng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寧」之異體。寧,《說文解字.部》篆作「」,云:「願詞也。從寍聲。」《重訂直音篇.宀部》:「」同「寧」。《俗書刊誤.平聲.庚韻》:「寧,俗作。」《中華字海.宀部》:「,同寧。字見《駢雅.釋詁訓》。」按:《中國書法大字典.宀部》引王羲之行書「」作「」(「」同「寧」),是「」形當由行書楷化而得,故可收為「寧」之異體。

A01043
A01043-026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四畫.寧字》引〈魏司馬元興墓誌〉。


A01043-005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段注本《說文.部》。

段注本《說文.部》。


#「」另兼正字。

注音 (1)ㄋㄧㄥˊ (2)ㄋㄧㄥˋ #ㄋㄧㄥˊ
漢語拼音 (1)níng (2)nìng #níng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寍」為「寧」之異體。「寍」,段注本《說文解字.宀部》篆作「」,云:「安也。從宀,心在皿上,皿,人之飲食器,所以安人也。」注:「此安正字,今則行而寍廢矣。」「」同「寧」。《六書正.平聲.青韻》:「寍,安也。從宀,從心在皿上,皿,人之食飲器,所以安人也。會意。通用,非。」《古今正俗字詁.頁一四三》:「寍,此安寍正字,今多以字淆之。」按:《說文解字.部》「寧」篆下段注云:「寍部曰:『寍,安也。』今字多假寧為寍,寧行而寍廢矣。」是「寍」為「寧」之正字,因假借而混同。故「寍」可收為「寧」之異體。

#「」另兼正字。

A01043
A01043-018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四畫.寧字》引〈齊比丘惠瑍造象〉。


A01043
A01043-029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部》。


A01043-008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部》。

《漢語大字典.部》。


A01043
A01043-017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四畫.寧字》引〈魏杜岡寺造象記〉。


A01043
A01043-029-2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二畫.寧字》引〈唐朝請大夫尚書司勛郎中吉渾墓誌〉。


A01043
A01043-025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中文大辭典.部》。


A01043-009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中文大辭典.部》。

《大字修訂本.辭海.部》。


A01043
A01043-016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四畫.寧字》引〈魏元寧墓誌〉。

《中華字海.部》。


A01043
A01043-011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青韻.寧字》引〈巴郡太守張納功德〉。


A01043
A01043-014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四畫.寧字》引〈魏比丘惠榮造象〉。

《中華字海.部》。


A01043
A01043-019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四畫.寧字》引〈隋□靜墓誌〉。


A01043
A01043-002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字鑑.平聲.青韻》。


注音 (1)ㄋㄧㄥˊ (2)ㄋㄧㄥˋ
漢語拼音 (1)níng (2)nìng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寧」之異體。《隸辨.平聲.青韻》引〈北海相景君銘〉:「蒙祐以。」「寧」作「」。《字鑑.平聲.青韻》:「寧,俗作。」《六書正.平聲.青韻》:「寍,通用。」(「寍」為「寧」之古文。)按:「」為「寧」之俗字,為通用字,《玉篇.部》、《廣韻.平聲.青韻》、《集韻.平聲.青韻》等皆作「」。故此形可收為「寧」之異體。

A01043
A01043-004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部》。

《類篇.部》。


注音 (1)ㄋㄧㄥˊ (2)ㄋㄧㄥˋ
漢語拼音 (1)níng (2)nìng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寧」之異體。「寧」,《說文解字.部》作「」,從,寍聲。《隸辨.平聲.青韻》引〈孔宙碑陰〉:「東平陽。」,《類篇.部》:「,《說文》:『願辭也。』」字皆作「」,同《說文》形構。故「」可收為「寧」之異體。

A01043
A01043-028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經典文字辨證書.部》。


A01043
A01043-006
部首筆畫  - 1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三.部》。


注音 (1)ㄋㄧㄥˊ (2)ㄋㄧㄥˋ
漢語拼音 (1)níng (2)nìng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寧」之異體。《重訂直音篇.宀部》:「」同「寧」。按:《廣韻.平聲.清韻》:「寧,安也。」《爾雅.釋詁上》:「寧,靜也。」此以「安清」為安為靜,類似更生(甦)為蘇,身本()為體,上下()為弄,是後起會意字。故「」可收為「寧」之異體。

A01043
A01043-010
部首筆畫  - 26 - 29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部》。

《中文大辭典.部》。


A01043
A01043-013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四畫.寧字》引〈晉爨寶子碑〉。

《敦煌俗字譜.部.寧字》引〈祕10.098.左4〉。


A01043
A01043-003
部首筆畫  - 07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青韻.字》引〈衡方碑〉。


注音 (1)ㄋㄧㄥˊ (2)ㄋㄧㄥˋ
漢語拼音 (1)níng (2)nìng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寧」之異體。《隸辨.平聲.青韻》引〈衡方碑〉:「建元年。」按曰:「《說文》寧從寍,寍從宀心在皿上,碑變從。〈柳敏碑〉:『建元年。』〈君石門頌〉:『烝烝。』〈益州太守無名碑〉:『述□以。』寧皆作。」按:「」形當由隸變而得,文獻已有學理說明,故可收為「寧」之異體。

A01043
A01043-012
部首筆畫  - 09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寧字》引〈晉馮恭墓石記〉。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平聲.十五青.頁191.左
平聲.十五青.頁192.右
隸辨
卷二.平聲.十五青.頁270.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五青.囊丁切.頁246
去聲.四十六徑.乃定切.頁608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二.平聲.十五青.頁37.左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七.略記字始.頁571(石鼓字)
卷一.平聲.十八庚.頁547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二.*部.頁10.右
古今正俗字詁
卷下.頁143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二.經下平聲.頁181.左
卷二.經下平聲.頁181.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7: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