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732A01732A01732A01732A01732A01732A01732A01732A01732A01732A01732A01732A01732A01732
A01732A01732A01732A01732A01732A01732A01732A01732A01732A01732A01732
字號A01732正字 - 08 - 12 
說文釋形大徐本:,怒也。詆也。一曰誰何也。从攴,C10559〕聲。(都昆切,又丁回切)
段注本:,怒也。詆也。一曰誰何也。从攴,聲。(都昆切)
注音(一)ㄉㄨㄣ (二)ㄉㄨㄟ (四)ㄉㄨㄟˋ
漢語拼音(一)dūn (二)duī (四)duì
釋義

()ㄉㄨㄣ

1. 惱怒、責問。《說文解字.攴部》:「敦,怒也、。詆也。」西漢.揚雄〈甘泉賦〉:「蛟龍連蜷於東兮,白虎敦圉乎崑崙。」唐.李善.注:「敦圉,盛怒貌也。」

2. 督促。如:「敦促」。《孟子.公孫丑下》:「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仗虞敦匠事。」《抱朴子.外篇.安貧》:「今吾子督余以誨盜之業,敦余以召賊之策。」

3. 和睦、使融洽。如:「敦親睦鄰」。《後漢書.卷七○.鄭孔荀列傳.孔融》:「聖恩睦,感時增恩,悼二王之靈,發哀愍之詔,稽度前典,以正禮制。」北周.庾信〈將命至鄴〉詩:「大國修聘禮。親鄰自此敦。」

4. 質樸、篤厚。如:「敦厚」。《孟子.萬章下》:「故聞柳下惠之風者,鄙夫寬,薄夫敦。」漢.王符《潛夫論.實貢》:「夫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潔白,恬淡無為,化之本也。」

5. 誠懇、鄭重。如:「敦聘」。《三國演義》第八一回:「震曰:『天子急欲見仙翁一面,幸勿吝鶴駕。』再三敦請,李意方行。」《老殘遊記》第一八回:「務請老殘辛苦一趟的話,再三囑。」

6. 孤獨貌。《詩經.豳風.東山》:「敦彼獨宿,亦在車下。」

7. 姓。如春秋衛有敦治。

()ㄉㄨㄟ

催逼、逼迫。《詩經.邶風.北門》:「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遺我。」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桓宣武少家貧,戲大輸,債主敦求甚切,思自振之方,莫知所出。」

()ㄉㄨㄟˋ

1. 古代用以盛黍、稷、稻、粱等之器具。形狀多種,一般為三短足,圓腹,二環耳,有蓋。部分其頂蓋亦能翻轉使用以為盤。圈足之敦,蓋上多有捉手。流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禮記.明堂位》:「有虞氏之兩敦,夏後氏之四連。」漢.鄭玄.注:「敦,黍稷器。」

2. 怨也。通「憝」。《荀子.議兵》:「政令以定,風俗以一,有離俗不順其上,則百姓莫不敦惡,莫不毒孽,若祓不祥;然後刑於是起矣。」

A01732
A01732-024
部首筆畫  - 16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古部》。

《字彙補.十部》。


A01732
A01732-013
部首筆畫  - 1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A01732
A01732-005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文部》。

《字彙補.部》。

《中文大辭典.部》。


A01732
A01732-015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A01732
A01732-016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部》。

《中華字海.部》。


A01732
A01732-022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二畫.敦字》引〈唐蘭陵蕭博墓誌〉。


A01732
A01732-019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三.部》。


A01732
A01732-009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元韻.敦字》引〈唐馬本紀孝碑〉。


A01732
A01732-014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重訂直音篇.卷三.部》。


A01732
A01732-001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卯集拾遺》。


注音 (1)ㄉㄨㄟ (2)ㄉㄨㄟˋ (3)ㄉㄨㄣ (4)ㄉㄨㄣˋ
漢語拼音 (1)duī (2)duì (3)dūn (4)dùn
研訂者 王初慶
內容

A01732-001」為「敦」之異體。「敦」,《說文解字.部》篆體作「」,從聲,隸定作「敦」。《字彙補.卯集拾遺》云:「A01732-001:與敦同,見《後漢書》。案乃古享字,故敦、醇諸字亦有從。」《康熙字典.部》亦錄「A01732-001」字,故「A01732-001」可收為「敦」之異體字。

A01732
A01732-004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五經文字.部》。


注音 (1)ㄉㄨㄟ (2)ㄉㄨㄟˋ (3)ㄉㄨㄣ (4)ㄉㄨㄣˋ
漢語拼音 (1)duī (2)duì (3)dūn (4)dùn
研訂者 王初慶
內容

」為「敦」之異體。「敦」,《說文解字.部》篆體作「」,從聲。隸變作「」,隸定作「敦」。《五經文字.部》、《龍龕手鑑.部》、《玉篇.部》等皆作「」,《字彙.部》以降之字書字形則作「敦」。今既以「敦」為正字,「」遂用為「敦」之異體字矣。

A01732
A01732-024-3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中國書法大字典.部》。


A01732
A01732-021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二畫.敦字》引〈唐番禺府折衝都尉上柱國平棘縣開國公紇于丞基墓誌〉。


A01732
A01732-011
部首筆畫  - 13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敦字》引〈隋張業墓誌〉。


A01732
A01732-024-2
部首筆畫  - 14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中國書法大字典.部》。


A01732
A01732-024-1
部首筆畫  - 15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經典文字辨證書.部》。


A01732
A01732-018
部首筆畫  - 15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三.部》。


A01732
A01732-020
部首筆畫  - 15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二畫.敦字》引〈唐沈士公墓誌〉。


A01732
A01732-002
部首筆畫  - 16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部》。


注音 (1)ㄉㄨㄟ (2)ㄉㄨㄟˋ (3)ㄉㄨㄣ (4)ㄉㄨㄣˋ
漢語拼音 (1)duī (2)duì (3)dūn (4)dùn
研訂者 王初慶
內容

」為「敦」之異體。「敦」,《說文解字.部》篆體作「」,從聲。直接由篆文隸變為「」,隸定為「敦」。《字彙.部》云:「,古文敦字。」《正字通.部》曰:「:敦本字,篆作。」故「」為「敦」之異體無疑。

A01732
A01732-007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魂韻.字》引〈張遷碑〉。


A01732
A01732-008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魂韻.字》引〈衡方碑〉。


A01732
A01732-010-1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敦字》引〈魏寇治墓誌〉。


A01732
A01732-003
部首筆畫  - 09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敦字》引〈齊叱列延慶妻爾朱元靜墓誌〉。


注音 (1)ㄉㄨㄟ (2)ㄉㄨㄟˋ (3)ㄉㄨㄣ (4)ㄉㄨㄣˋ
漢語拼音 (1)duī (2)duì (3)dūn (4)dùn
研訂者 王初慶
內容

」為「敦」之異體。「敦」,《說文解字.部》篆體作「」,從聲。隸變作「」、「」等形,隸定作「敦」。《碑別字新編.部》引〈魏.寇治墓誌〉作「」,引〈齊列延慶妻爾朱元靜墓誌〉作「」。謹按:凡從「」之字,以筆勢之小異,亦或作「」,故「」為「敦」之異體字無疑。

A01732
A01732-012-1
部首筆畫  - 11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敦字》引〈隋楊秀墓誌〉。


A01732
A01732-024-4
部首筆畫  - 16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去聲.隊韻》。

《字彙.瓦部》。


#「C07701」另兼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隸辨
卷一.平聲.二十三魂.頁151.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攵部.頁68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五灰.都回切.頁108
平聲.二十三魂.都昆切.頁141
平聲.二十三魂.他昆切.頁141
平聲.二十三魂.徒渾切.頁142
平聲.二十六桓.徒官切.頁150
平聲.三蕭.丁聊切.頁174
平聲.十八尤.陳留切.頁260
上聲.十七準.主尹切.頁353
上聲.三十二皓.杜皓切.頁402
去聲.二十七恨.都困切.頁551
去聲.三十七號.大到切.頁588
上聲.二十一混.杜本切.頁366
附錄.頁833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平聲.十三元魂痕韻.頁35.左
俗書刊誤
卷一.平聲.八真.頁544.上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攴部.頁18.左
增廣字學舉隅
卷四.一字數音.頁573.右
彙音寶鑑
卷一.君上平聲.頁2.右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7: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