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不帶小數點的數字。如:「正整數」、「負整數」。 ❷全數、總數。如:「化整為零」。
❶集合。如:「整隊」。詩經.大雅.常武:「整我六師,以脩我戎。」 ❷治理、安放。如:「整理」、「整頓」、「整裝待發」。 ❸修理。如:「整人專家」、「整型」、「這部老爺車該好好整整了。」
❶有秩序的。如:「整齊」、「整然有序」。 ❷完全的、全部的。如:「整體」、「整批」、「完整」。 ❸正好、剛好。如:「十元七角整」。
〔關鍵文獻〕
《中華字海.力部》。
《重訂直音篇.卷二.力部》。
《隸辨.上聲.靜韻.字》引〈魏呂君碑〉。
「」為「整」之異體。《隸辨.上聲.靜韻》:「,〈魏呂君碑〉:『□軍容。』按:碑復變從力。《五經文字》云:『敕古勑字。』今相仍皆作勑,唯整字從此敕,而此碑整字已變敕從矣。」《重訂直音篇.正部》:「整,之郢切,齊也,整頓也。、、、,同上。」今據《隸辨》定作整之異體。
《龍龕手鑑.雜部》。
《漢語大字典.力部》。
《重訂直音篇.卷三.正部》。
「整」之異體有作「」「」者,「」形與之相近。
「」為「整」之異體。整,《說文解字.攴部》:「,齊也。從攴、從束、從正。正亦聲。」《四聲篇海.力部》收「」字,注云:「音整。」按:「整」之異體有作「」(《四聲篇海.止部》)「」(《重訂直音篇.正部》)者,「」形與之相近,故亦當為「整」之異體字。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整字》引〈魏元楨墓誌〉。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梗韻.整字》引〈唐吳通微楚金禪師碑〉。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整字》引〈魏元禮之墓誌〉。
《龍龕手鑑.心部》。
《重訂直音篇.卷二.心部》。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梗韻.整字》引〈東魏敬使君碑〉。
《佛教難字字典.攵部》。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梗韻.整字》引〈東魏敬史君碑陰〉。
《偏類碑別字.攴部.整字》引〈周時珍墓誌〉。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整字》引〈魏元勰妻李媛華墓誌〉。
《偏類碑別字.攴部.整字》引〈魏樂安哀王元悅墓誌〉。
《康熙字典.補遺.心部》。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梗韻.整字》引〈北魏刁遵墓誌〉。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整字》引〈魏元崇業墓誌〉。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梗韻.整字》引〈唐濟度寺比丘尼墓志〉。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梗韻.整字》引〈唐虞書廟堂碑〉。
《字彙.心部》。
《正字通.心部》。
(一)
「」為「整」之異體。《字彙.心部》:「,同整。」《正字通.心部》:「,俗整字。」按整之作,首因整之上部件敕本古勑字,下部件正行書作,遂變為心,故整字乃變作,今定作整之異體。
(二)
=>「憖」之異體。
《廣碑別字.十六畫.整字》引〈宋遂寧郡君趙氏墓誌〉。
《廣碑別字.十六畫.整字》引〈唐河間邢君故夫人劉達墓誌〉。
《廣碑別字.十六畫.整字》引〈唐朝議大夫行婺州武義縣令元玄慶墓誌〉。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梗韻.整字》引〈唐大德演公塔銘〉。
《偏類碑別字.攴部.整字》引〈唐康君夫人曹氏墓誌〉。
《中華字海.攵部》。
《偏類碑別字.攴部.整字》引〈唐大理評事鄭公夫人盧氏墓誌〉。
《字彙.攴部》。
《中文大辭典.攵部》。
《廣碑別字.十六畫.整字》引〈唐朝議大夫使持節伊州諸軍事伊州刺史上柱國衡義整墓誌〉。
《正字通.攴部》。
《漢隸字源.上聲.靜韻.整字》引〈繁陽令楊君碑〉。
《廣韻.上聲.靜韻》。
《經典文字辨證書.攴部》。
《偏類碑別字.攴部.整字》引〈唐處士王頠墓誌〉。
《偏類碑別字.攴部.整字》引〈隋郭達墓誌〉。
《龍龕手鑑.止部》。
《異體字手冊.十六畫》。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梗韻.整字》引〈唐宋廣平碑〉。
《偏類碑別字.攴部.整字》引〈唐柳尚善墓誌〉。
《廣碑別字.十六畫.整字》引〈唐處士張慶之墓誌〉。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梗韻.整字》引〈北魏刁遵墓志〉。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整字》引〈隋郭達墓誌〉。
《康熙字典.止部》。
《字彙補.止部》。
《中文大辭典.止部》。
《隸辨.上聲.靜韻.字》引〈張納功德敘〉。
「」為「整」之異體。《隸辨.上聲.靜韻》:「,〈張納功德敘〉:『爰干戈。』按碑復變為。」《金石文字辨異.上聲.梗韻》引〈漢張納功德敘〉同。楷書隸多變作,幾成慣例。今定為整之異體。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