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265A00265A00265
字號A00265正字 - 02 - 04 
說文釋形大徐本:,信也。从儿,聲。(樂準切)
段注本:,信也。从、儿。(余準切)
注音ㄩㄣˇ
漢語拼音yǔn
釋義

1.  誠信。如:「允恭」、「允亮」。《說文解字.ㄦ部》:「允,信也。」《書經.舜典》:「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詩經.小雅.車攻》:「允矣君子,展也大成。」《左傳.文公四年》:「君子是以知出姜之不允於魯也。」

2.  確實。《詩經.大雅.公劉》:「度其夕陽,豳居允荒。」漢.揚雄《法言.問道》:「允治天下,不待禮文與五教,則吾以黃帝堯舜為疣贅。」

3.  答應、許可。如:「應允」。《正字通.兒部》:「允,肯也。今俗許諾曰允。」唐.韓愈〈上鄭尚書相公啟〉:「不蒙察允,遽以慚歸。」《宋史.卷二五六.列傳.趙普》:「太祖怒甚,起,普亦隨之。太祖入宮,普立於宮門,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4.  公平、得當。如:「公允」。《後漢書.卷五八.虞傅蓋臧列傳.虞詡》:「祖父經,為郡縣獄吏,案法平允,務存寬恕。」三國魏.嵇康〈釋私論〉:「體清神正,而是非允當,忠感明於天子。」

5.  用、以。《書經.堯典》:「允釐百工。」《墨子.明鬼》篇引《書經.商書》:「百獸貞蟲,允及飛鳥,莫不比方。」清.王引之《經傳釋詞》:「言百獸貞蟲以及飛鳥也。以與用同義。」

6.  發語詞。如:「允文允武」。《詩經.周頌.時邁》:「允王維後。」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允,發語詞也。言王維後也。」《詩經.周頌.武》:「於皇武王,無競維烈。允文文王,克開厥後。」

7.  姓。如上古有允格。

A00265
A00265-002
部首筆畫  - 02 - 03 
內容

〔關鍵文獻〕

《中國書法大字典.部》。


注音 ㄩㄣˇ
漢語拼音 yǔ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允」之異體。《說文解字.儿部》:「,信也。從儿A00078-002聲。」《中國書法大字典.儿部》允字有作「」者(〈玉真公主受道記〉、〈刁遵墓志〉等),皆厶與儿連筆所致。《敦煌俗字譜.儿部》允亦作「」(祕4.039.右7),《俗書刊誤.卷二》雖云:「允,俗作,非。」然「」形多見於文獻中,故「」為允之異體字。

A00265
A00265-003
部首筆畫  - 03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四畫.允字》引〈隋唐該墓誌〉。


A00265
A00265-001
部首筆畫  - 04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田部》。


=>」之異體。

注音 (二)ㄩㄣˇ (一)ㄐㄩㄣˋ
漢語拼音 (二)yǔn (一)jù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

」為「允」之異體。允,《說文解字.儿部》:「,信也。從儿A00078-002聲。」《字彙補.田部》收「」字,云:「古允字。見《韓城鼎》文。」《康熙字典.儿部》同,故「」為「允」之異體字。

()

=>」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上聲.十七準.頁280.右
隸辨
卷三.上聲.十七準.頁391.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新加九經字樣
儿部.頁44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十七準.庾準切.頁356
平聲.二仙.余專切.頁172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二.上聲.八軫.頁550.上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三.儿部.頁14.左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上聲.頁235.右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一.君上上聲.頁8.右
卷一.君上上聲.頁8.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1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