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785A00785
字號A00785正字 - 08 - 11 
說文釋形大徐本:,培敦,土田山川也。从土,咅聲。(薄回切)
段注本:,培敦,土田山川也。从土,聲。(蒲回切)
注音(一)ㄆㄟˊ (二)ㄆㄡˇ
漢語拼音(一)péi (二)pǒu
釋義

()ㄆㄟˊ

1. 增益、增添。《說文解字.土部》:「培,培敦,土田山川也。」清.段玉裁.注:「按封建所加厚曰培敦。許合《詩》以釋《左》也。引申為凡裨補之偁。」

2. 植物根部堆泥土或施肥料,亦引申為教育。如:「栽培」、「培育」。《禮記.中庸》:「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呂氏春秋.士容論.辯士》:「熟有耰也,必務其培。」

3. 為保護植物或牆堤等,於基部堆置泥土,以防倒塌之措施。《宋史卷四五九隱逸列傳下蘇雲卿》:「披荊畚礫為圃,藝植耘芟,灌溉壅,皆有法度。」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

4. 修葺、整治禮記.喪服四則:「喪不過三年,苴衰不補,墳墓不培。」《新唐書.卷一三六.列傳.李光弼》:「時銳兵悉赴朔方,而麾下卒不滿萬,眾議培城以守。」

5. 相隨。《廣韻.平聲.灰韻:「培,隨也。」《莊子逍遙遊》:「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6. 屋後之牆。《呂氏春秋.聽言》:「某氏多貨,其室培濕,守狗死,其勢可穴也。」淮南子.齊俗:「顏闔,魯君欲相之而不肯,使人以幣先焉,鑿培而遁之。」漢.高誘.注:「培,屋後牆也。」

()ㄆㄡˇ

1. 墳墓、小土丘。漢.揚雄方言卷一三:「塚,秦晉之間謂之墳,或謂之培。」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塿為類。」

2. 田側。呂氏春秋.士容論.辯士:「高培則拔。」漢.高誘.注:「培,田側也。」

A00785-003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厚韻》。

▲此字音讀為ㄆㄡˇ時,為「培」之異體。


#「」另兼正字。
=>」之異體。

注音 (一)ㄆㄡˇ (二)ㄈㄨˊ #ㄈㄨˊ
漢語拼音 (一)pǒu (二)fú #fú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

「垺」為「培」之異體。《說文解字.土部》:「,培敦,土田山川也。從土、聲。薄回切。」《玉篇.土部》:「垺,盧拙切,封道曰垺。」《集韻.上聲.厚韻》:「培、垺,《博雅》培塿,冢也。或作垺。薄口切。」

按「垺」字首見於《玉篇》,作「封道」解。音「盧拙切」者,當「膚拙切」之誤。《集韻》以為「培塿」之「培」或作「垺」,是認定「垺」為「培」之或字。蓋「垺」從「孚」聲,古音在三部;「培」從「」聲,古音在四部。然則「垺」「培」二字古音最近,故以「垺」為「培塿」,「垺」遂成為「培」之異體矣。

#「」另兼正字。

()

=>」之異體。

A00785
A00785-001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土部》。


注音 (1)ㄆㄟˊ (2)ㄆㄡˇ
漢語拼音 (1)péi (2)pǒu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可為「培」之異體。

《說文解字.土部》:《,培敦,土用山川也。從土,聲。簿回切。《正字通.土部》:「培,本作。」《字彙補.土部》:「,說文培本字。」《康熙字典.土部》說同《字彙》。《中文大辭典.土部》、《漢語大字典.土部》、《中華字海.土部》並引《正字通》之說。按「」之右旁作「」,其字「從」,「」之楷書作「否」,故「」楷書可作「」。《正字通.土部》以為「培」本作「」,其說是也。今以「培」為正字,則「」可為異體矣。

A00785
A00785-002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厚韻》。


注音 (1)ㄆㄟˊ (2)ㄆㄡˇ
漢語拼音 (1)péi (2)pǒu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培」之異體。

《說文解字.土部》:「,培敦,土田山川也。從土,聲。簿回切」。《集韻.上聲.厚韻》:「培、、垺、附,博雅:培塿,冢也。或作、垺、附。薄口切。」《四聲篇海.山部》:「,蒲口切,培塿,小阜。或作培。」《字彙.山部》:「,與培同。嶁,小阜。」《正字通.山部》:「,培字之訛。集韻同培,非。」按「培」之本義為「土田山川。」《集韻.上聲.厚韻》以為「培塿」,即小阜也。故其後起訛字作「」,義亦可通。遂據以為異體矣。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土部.頁47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五灰.蒲枚切.頁110-111
平聲.十八尤.房尤切.頁266
上聲.十五海.簿亥切.頁350
上聲.四十五厚.薄口切.頁438
平聲.十五灰.鋪枚切.頁110
平聲.十六咍.蒲來切.頁115
入聲.二十五德.鼻墨切.頁763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去聲.二十六宥候幼韻.頁155.左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三.韻辨輯略.頁503.右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五.檜下平聲.頁451.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5 3:2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