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戒 |
释义 | 戒 《説文》:「戒,警也。从廾持戈,以戒不虞。」 jiè 《廣韻》古拜切,去怪見。之部。 ①防备;戒备。《説文·廾部》:「戒,警也。」《易·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孔穎達疏:「修治戎器,以戒備不虞也。」《荀子·儒效》:「勝敵而愈戒。」楊倞注:「戒,備也。言勝敵而益戒備。」三國蜀諸葛亮《街亭自貶疏》:「至有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 ②使警省而不犯错误。《詩·大序》:「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荀子·成相》:「不知戒,後必有。」宋陳亮《酌古論序》:「使得失較然,可以觀,可以法,可以戒。」《紅樓夢》第二十八回:「就有一二分錯處,你或是教導我,戒我下次,或駡我幾句,打我幾下。」 ③谨慎。《廣韻·怪韻》:「戒,慎也。」《孟子·滕文公下》:「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漢書·枚乘傳附枚皋》:「皋奏賦以戒終。」顔師古注:「令慎終如始也。」《文心雕龍·詔策》:「戒者,慎也。」 ④准备;具备。《廣韻·怪韻》:「戒,具也。」《詩·小雅·大田》:「田多稼,既種既戒,既備乃事。」鄭玄箋:「脩耒耜,具田器,此之謂戒。」南朝宋謝惠連《擣衣》:「美人戒裳服,端飾相招攜。」《新唐書·姚崇傳》:「百司已戒,供擬既具,請車駕如行期。」 ⑤斋戒。《字彙·戈部》:「戒,齋戒也。」《周禮·春官·大史》:「戒及宿之日。」賈公彦疏:「戒,謂散齊七日。」《莊子·達生》:「十日戒,三日齊。」 ⑥佛教的戒律。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十四:「戒,亦律之别義也。梵言『三婆囉』,此譯云『禁戒』者,亦禁義也。」晋竺曇無蘭《大比丘二百六十戒三部合異序》:「戒者乃三藏之一也。」《五燈會元·章敬暉禪師法嗣》:「防非止惡謂之戒。」《西遊記》第八回:「菩薩方與他摩頂受戒。」 ⑦戒除;改去(不良嗜好)。《論語·季氏》:「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三國志·魏志·管輅傳》:「(郭)恩使客節酒、戒肉、慎火,而射鷄作食。」曹禺《北京人》第一幕:「你的烟戒了?」 ⑧文体名。南朝梁蕭統《文選序》:「次則箴興於補闕,戒出於弼匡。」《文心雕龍·詔策》:「及馬援已下,各貽家戒。」明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説·戒》:「《字書》云:『戒者,警敕之辭,字本作誡。』文既有箴,而又有戒,則戒者,箴之别名歟?」 ⑨戒指,套在手指上用作装饰或纪念的小环,用金属、玉石等制成。如:金戒;钻戒。 ⑩告诉;预告。《儀禮·士冠禮》:「主人戒賓。」鄭玄注:「戒,警也,告也。」《文選·張衡〈東京賦〉》:「先期戒事。」李善注:「戒,猶告也。」宋黄庭堅《送王郎》:「連牀夜語雞戒曉。」《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轉眼長夏已過,又是清秋,清風戒寒。」 ⑪晓谕;命令。《字彙·戈部》:「戒,勅也。」《書·大禹謨》:「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左傳·宣公十二年》:「軍政不戒而備。」杜預注:「戒,勅令。」《新唐書·王武俊傳》:「武進戒士飽食曰:『軍未合,毋妄動。』」《宋史·李綱傳》:「且戒諸將,可擊則擊之。」 ⑫通「届」。至,到。《詩·商頌·烈祖》:「亦有和羹,既戒既平。」毛傳:「戒,至。」陳奂傳疏:「《爾雅》『艐,至也。』郭音届。《節南山》箋:『届,至也。』艐、届、戒之字,聲義相通。《傳》訓届為至者,言神靈之來至也。」 ⑬用同「界」。界限。《字彙補·戈部》:「戒,又與界義同。」《新唐書·天文志一》:「而一行以為天下山河之象,存乎兩戒。」清歸莊《和錫山友人無家詩次韻》:「紙上山河劃有戒。」 ⑭姓。《萬姓統譜·卦韻》:「戒,見《姓譜》。」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