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鼎 |
释义 | 鼎 《説文》:「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寳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澤,螭魅蝄蜽莫能逢之,以協承天休。《易》卦,巽木於(火)下者為鼎,象析木以炊也。籀文以鼎為貞字。」马衡《中國金石學概要上》:「鼎本象形字。象三足兩耳碩腹之形。其後漸趨整齊,最後乃成小篆之鼎。許氏引《易》以解字形,『象析木以炊』,求之六書,轉不可通。」 (一)dǐng 《廣韻》都挺切,上迥端。耕部。 ①古器物。常见的为圆腹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用金属或陶土等制成。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东周和汉代常用陶鼎作为陪葬的明器。《説文·鼎部》:「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玉篇·鼎部》:「鼎,器也,所以熟食者。」《易·鼎》:「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禮記·祭統》:「夫鼎有銘……銘者,論譔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勳勞、慶賞、聲名,列于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也。」唐白居易《詠史》:「秦磨利劍斬李斯,齊燒沸鼎烹酈其。」《紅樓夢》第三回:「大紫檀雕螭案上,設着三尺來高青緑古銅鼎。」 ②相传夏禹铸九鼎,历商至周,方传国之重器,后遂以指王位或国家政权。《説文·鼎部》:「鼎,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荊山之下。入山林川澤,螭魅蝄蜽莫能逢之,以協承天休。」《左傳·宣公三年》:「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王孫滿)對曰:『在德不在鼎……桀有昏德,鼎遷於商,載祀六百,商紂暴虐,鼎遷於周……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唐李庾《東都賦》:「權與勢移,運隨鼎去,從古如斯,謂之何如。」陈毅《贛南游击词》:「賊子引狼输禹鼎,大军抗日渡金沙,铁树要开花。」 ③喻三公、宰辅、重臣之位。《後漢書·陳球傳》:「公(劉郃)出自宗室,位登台鼎。」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科場·北場口語之多》:「馮臨朐為政,時負海内重望,自愛其鼎。」 ④喻三方并立。《史記·淮陰侯列傳》:「參分天下,鼎足而居。」《三國志·吴志·陸凱傳》:「近者漢之衰末,三家鼎立。」宋陸游《入蜀記》卷四:「登華嚴羅漢閣,閣與盧舍閣、鐘樓鼎峙,皆極天下之壯麗。」 ⑤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巽下离上。《玉篇·鼎部》:「鼎,《易》卦名。」《易·鼎》:「鼎,元吉,亨。」王弼注:「鼎者,成變之卦也。」又《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引申为更新。《資治通鑑·後唐莊宗同光二年》:「陛下革故鼎新,為人除害。」胡三省注:「《易·雜卦》曰:『鼎,取新也。』」 ⑥显赫;盛大。《文選·左思〈吴都賦〉》:「其居則高門鼎貴,魁岸豪傑……冠蓋雲蔭,閭闔嗔噎。」唐白行簡《李娃傳》:「君當結媛鼎族,以奉蒸嘗。」 ⑦最;顶。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張芝經奇,鍾繇特絶,逸少鼎能,獻之冠世。」明馮惟敏《雜曲·仙子步蟾宫》:「這兩點怕不是鼎,那一塊也欠十成。」 ⑧副词。表示正在进行或正处于某种状态。相当于「正」,「正当」。漢賈誼《陳政事疏》:「天子春秋鼎盛,行義未過,德澤有加焉。」《漢書·匡衡傳》:「無説《詩》,匡鼎來;匡説《詩》,解人頤。」顔師古注:「服虔曰:『鼎,猶言當也,若言匡且來也。』應劭曰:『鼎,方也。』」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炎興》:「而采石之舊將已去,新將未至,當軍情危疑間,虜兵鼎來,臣不當便引去,暫且留此,與統制官同謀戰守。」清盧浙《黎珠湄味道編序》:「先生今者年鼎七十,而氣體康强。」 ⑨抵拒。章炳麟《新方言·釋言》:「今用力抵拒,以言頂拒,皆謂之鼎,俗亦以頂字為之。」 ⑩用同「釘(dìng)」。《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其時青提(夫人在)第七隔中,身上下卌九道長釘,鼎在鐵床之上,不敢應獄主。」王慶菽校録:「據甲卷改『鼎』作『釘』。」 ⑪系船之具。《方言》卷九:「所以刺船謂之㰏,維之謂之鼎。首謂之閤閭。」郭璞注:「係船為維。」 ⑫姓。《奇姓通》:「宋將鼎澧,兵馬知監,死於金難。」 (二)zhēn 贞,问卜。《説文·鼎部》:「鼎,籀文以鼎為貞字。」按:甲骨卜辞多以鼎为贞,与许说合。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