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謹慎、小心。《廣韻.入聲.屋韻》:「齪,廉謹皃(貌)。」《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列傳》:「而鄒魯濱洙泗,猶有周公遺風。俗好儒,備於禮,故其民齪齪。」《舊唐書.卷一一一.列傳.暢璀》:「璀廓落有口才,好談王霸之略,居職責成屬吏,齪齪無過而已。」 2. 「齷齪」: (1) 拘於瑣碎,限於狹隘。南朝宋.鮑照〈代放歌行〉:「小人自齷齪,安知曠士懷?」唐.王勃〈秋日遊蓮池序〉:「人間齷齪,抱風雲者幾人?」 (2) 不乾淨。宋.陸游〈六月二十五日曉出郊〉詩:「短衣射虎性所樂,不耐齷齪垂車幨。」《文明小史》第一○回:「我這棧房裡齷齪得很,而且是個小地方,不是你大人可以常來的。」 (3) 牙齒排列細密。《廣韻.入聲.覺韻》:「齷,齷齪,齒相近。」《正字通.齒部》:「齷,《六書故》:『齷齪,齒細密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