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味濃郁。如:「馥郁」。大徐本《說文解字.香部.新附》:「馥,香氣芬馥也。」南朝宋.顏延之〈和謝監靈運〉詩:「芬馥歇蘭若,清越奪琳珪。」元.喬吉《揚州夢.第二折》:「暖溶溶脂粉隊,香馥馥綺羅叢。」
2. 香氣。如:「流香吐馥」。南朝梁.元帝〈揚州梁安寺碑〉:「旃檀散馥,無復圓覺之風。」宋.蘇軾〈千秋歲.淺霜侵綠〉詞:「秋露重,真珠落袖沾餘馥。」
3. 散發香氣。唐.申歡〈兜玄國懷歸〉詩:「風軟景和煦,異香馥林塘。」宋.黃定〈鷓鴣天.間世文章萬選錢〉詞:「雍容草罷明堂詔,留取天香馥壽筵。」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馥字》引〈魏房悅墓誌〉。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馥字》引〈隋陳叔榮墓誌〉。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馥字》引〈隋宮人徐氏墓誌〉。
《中華字海.香部》。
《四聲篇海.香部》。
《字彙補.香部》。
《漢語大字典.香部》。
《廣韻.入聲.屋韻》。
「」為「馥」之異體。馥,大徐本《說文解字.香部.新附》篆作「」,云:「气芬馥也。從,复聲。」《廣韻.入聲.屋韻》:「馥,香氣芬馥,房六切。」字作「」。《字彙.香部》、《正字通.香部》亦皆作「」。按:《異體字例》「凡复形多作。」故「」可收為「馥」之異體。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馥字》引〈魏元□妃吐谷渾氏墓誌〉。
《漢隸字源.入聲.屋韻.馥字》引〈帝堯碑〉。
《敦煌俗字譜.香部.馥字》引〈中5.45.上-2〉。
《康熙字典.備考.香部》。
《異體字手冊.十八畫》。
《字彙補.頁部》。
《中文大辭典.頁部》。
《中國書法大字典.香部》。
《漢隸字源.入聲.屋韻.馥字》引〈冀州從事張表碑〉。
《中文大辭典.香部》。
《龍龕手鏡.香部》。
《龍龕手鑑.香部》。
《隸辨.入聲.屋韻.字》引〈斥彰長田君斷碑〉。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屋韻.馥字》引〈漢鄭季宣碑〉。
《中文大辭典.黍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