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圍棋。《說文解字.廾部》:「弈,圍棋也。」《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元.張雨〈梧葉兒.移家去〉曲:「劉商觀弈罷,韓康賣藥還。」
2. 下棋。如:「對弈」。《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今甯子視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後漢書.卷七○.鄭孔荀列傳.孔融》:「二子方弈棋,融被收而不動。左右曰:『父執而不起,何也?』答曰:『安有巢毀而卵不破乎!』」
3. 盛大。通「奕」。晉.何晏〈景福殿賦〉:「故其華表,則鎬鎬鑠鑠,赫弈章灼,若日月之麗也。」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大部.弈字》引〈魏東安王太妃墓誌〉。
《偏類碑別字.大部.弈字》引〈隋梁瓌墓誌〉。
《廣碑別字.九畫.弈字》引〈唐益州導江縣主簿飛騎尉張行恭墓誌〉。
《龍龕手鏡.廾部》。
《字彙補.廾部》。
《中文大辭典.廾部》。
《廣碑別字.九畫.弈字》引〈唐永直府隊副張羊墓誌銘〉。
《偏類碑別字.大部.弈字》引〈唐游擊將軍吳孝墓誌〉。
《正字通.廾部》。
「」為「弈」之異體。《說文解字.廾部》篆作「」,云:「圍棊也。從廾亦聲。羊益切」。
「」同「弈」,見《正字通.廾部》弈,注云:「通作奕,亦作,石鼓文作」。又見《字彙補.廾部》引《風雅廣逸》所載《石鼓文》收「」與「弈」同。其後字書如:《康熙字典.備考.廾部》、《中文大辭典.廾部》、《漢語大字典.廾部》均載「」與「弈」同。則此由石鼓文楷化而得之「」當收為「弈」字異體。
《隸辨.入聲.昔韻.字》引〈尹宙碑〉。
《碑別字新編.九畫.弈字》引〈唐李虎墓誌〉。
《四聲篇海.廾部》。
《廣碑別字.九畫.弈字》引〈唐銀青光祿大夫和州刺史上柱國瑯琊縣開國伯顏謀道墓誌〉。
《碑別字新編.九畫.弈字》引〈魏姚伯多造象〉。
《碑別字新編.九畫.弈字》引〈魏王僧墓誌〉。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