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名。漢有天水郡大阪名。《說文解字.阜部》:「隴,天水大阪也。」
2. 田埂、田間高地。通「壟」。《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唐.白居易〈觀刈麥〉詩:「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3. 甘肅省之簡稱。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阜部.隴字》引〈魏章武王元融墓誌〉。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廣碑別字.十九畫.隴字》引〈齊天統四年明玉珍墓誌〉。
「」為「隴」之異體。「隴」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部》:「天水大阪也。從龍聲。」今楷定通作「隴」(《玉篇.阜部》)。「」字見《廣碑別字.十九畫.隴字》引〈齊天統四年明玉珍墓誌〉,蓋俗字「龍」形往往書作「」耳。據此,「」為「隴」之異體,可從。
《廣碑別字.十九畫.隴字》引〈唐許州長葛縣丞李辨墓誌〉。
《漢語大字典.阜部》。
《清.鄭燮.板橋集.卷二.范縣詩》。
《漢隸字源.上聲.腫韻.隴字》引〈車騎將軍馮緄碑〉。
《玉篇零卷.阜部.字》。
《漢隸字源.上聲.腫韻.隴字》引〈劉寬碑〉。
「」為「隴」之異體。隴,《說文解字.部》作「」,云:「天水大阪也。從龍聲。」今考《漢隸字源.上聲.腫韻》引〈劉寬碑〉、《宋元以來俗字譜.部》引〈通俗小說〉、《中華字海.阜部》引《中原音韻》皆作「」。按凡「龍」形隸多作「」,俗亦多從隸作「」,故從「龍」諸字或從而作「」,是以「隴」字隸,俗或書作「」矣。今以字書有據,故可收「」字為「隴」字之異體。
《重訂直音篇.卷六.阜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