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ㄧㄤˊ
1. 哺乳綱牛科部分動物之泛稱。例如:綿羊、山羊、羚羊等。皮、毛、角、骨可供使用,肉、乳可食用。《詩.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絲五紽。」
2. 十二生肖之一。漢.王充《論衡.物勢》:「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
3. 姓。如漢代有羊續。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二)ㄒㄧㄤˊ
吉利、吉祥。通「祥」。《墨子.明鬼下》:「有恐後世子孫,不能敬莙以取羊。」南宋《隸續.元嘉刀銘》:「宜侯王,大吉羊。」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羊部》。
《四聲篇海.羊部》。
「」為「羊」之異體。羊,小篆作,云:「祥也。從象四足尾之形。」「」據《四聲篇海.羊部》:「,如甚切。稍長亦羊也。」《字彙補.羊部》亦云:「,疑羊字之訛。」考「」當為「義」、「美」等字之上半,為「羊」當上偏旁之變形。據上二書,「」可為「羊」之異。另亦音ㄖㄣˋ。《四聲篇海.羊部》音「如甚切。稍長亦羊也。」《字彙補.羊部》:「如甚切,音姙。《篇韻》:『亦羊也。』」是亦指為「羊」字之異。唯當「羊」字之異,當只音ㄧㄤˊ,音ㄖㄣˋ時,未知何義。《漢語大字典.羊部》「」下引《四聲篇海》云為「較長大的羊」恐是判讀之誤。「長」當指中豎之拉長,非謂「長大」之長。
《隸辨.上聲.陽韻.字》引〈無極山碑〉。
「」為「羊」之異體。羊,小篆作,《說文解字.羊部》云:「祥也。從象四足尾之形。」「」為篆體隸定之形。《隸辨.上聲.陽韻》引〈無極山碑〉即作此形。《經典文字辨證書.部》亦以「」作為「羊」之正字。今標準字體既以「羊」字為正字,收「」為「羊」之異體可也。
《新加九經字樣.部》。
(二)
「」為「羊」之異體。羊,小篆作,《說文解字.羊部》云:「祥也,從象頭角足尾之形。」隸定之形或作,或作,皆可視為羊之異體。然「」形因中豎出頭,易與羊鳴之「羋」相混,故文獻上又見混同羋字。《新加九經字樣.部》:「,此是正羊字,從象四足之形。」是視「」為「羊」字;《五經文字.羊部》:「羋:彌耳反。上《說文》下經典相承隸省,見《春秋傳》。」又將「」視同「羋」字。然則,「」形音ㄧㄤˊ時,收為羊之異體可也。
(一)
=>「羋」之異體。
《字彙.羊部》。
「」為「羊」之異體。羊,小篆作,云:「祥也。從象四足尾之形。」形見於《字彙.羊部》、《正字通.羊部》。《字彙》云:「,羊本字。」考羊字金文作「」《金文編.卷四》引〈父庚鼎〉,《古文四聲韻.陽韻》引《汗簡》作「」,「」形正是「」之隸定形體,形體既然有據,收為異體可也。
《類篇.芉部》。
《經典文字辨證書.芉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