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760A03760A03760A03760A03760A03760A03760A03760A03760A03760A03760A03760A03760
A03760A03760A03760A03760A03760A03760A03760A03760A03760A03760
字號A03760正字 - 16 - 22 
說文釋形,左衽袍。从衣,龖省聲。,籀文襲不省。(似入切)
注音ㄒㄧˊ
漢語拼音
釋義

1.  死者所著之衣,衣襟在左。《說文解字.衣部》:「襲,左衽袍。」清.段玉裁.注:「凡衣死者,左衽不紐。」

2.  為死者著衣。漢.劉熙《釋名.釋喪制》:「衣屍曰襲。襲,匝也。以衣周匝,覆衣之也。」

3.  著衣、外加衣物。《禮記.內則》:「寒不敢襲,癢不敢搔。」漢.司馬相如〈上林賦〉:「襲朝服,乘法駕。」宋.蘇軾〈和陶歸去來兮辭〉:「豈襲裘而念葛,蓋得稱而喪微。」

4.  重複、重疊。《左傳.哀公十年》:「吾卜於此起兵,事不再令,卜不襲吉。」《淮南子.氾論》:「此聖人所以重仁襲恩。」

5.  因循。《史記.卷二四.樂書》:「五帝三王,樂各殊名,示不相襲。」晉.陸機〈文賦〉:「或襲故而彌新,或沿濁而更清。」

6.  繼承、接受。《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故襲天祿,子孫賴之。」南朝梁.任昉〈王文憲集序〉:「年六歲,襲封豫寧侯。」

7.  趁人不備而攻擊。《左傳.莊公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漢書.卷六.武帝紀》:「誘致單于,欲襲擊之。」

8.  撲向。《楚辭.屈原.九歌.少司命》:「綠葉兮素枝,芳菲菲兮襲予。」《儒林外史》第一○回:「但見書房兩邊牆壁上,板縫裡,都噴出香氣來,滿座異香襲人。」

9.  調和。《淮南子.天文訓》:「天地之襲精為陰陽。」漢.高誘.注:「襲,合也;精,氣也。」

10.  量詞。計算成套衣物或被褥之單位。《史記.卷四三.趙世家》:「賜相國衣二襲。」《漢書.卷七.昭帝紀》:「有不幸者,賜衣被一襲。」

11.  姓。如晉代有襲元之。

A03760
A03760-022
部首筆畫  - 1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戈部》。

《玉篇.戈部.字》。


=>C04072」之異體。

A03760
A03760-004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戈部》。

《康熙字典.衣部》。

◎「」,今標準字體作「」。


#「C04072」另兼正字。

注音 ㄒㄧˊ #ㄒㄧˊ
漢語拼音 xí #xí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襲」之異體。襲,《說文解字.衣部》作「」,云:「左衽袍,從衣省聲。」今考《龍龕手鑑.戈部》:「,古文,今作襲。」《玉篇.衣部》云:「襲,古文作。」〈戈部〉云:「,古襲字。」《康熙字典.衣部》「襲」字古文作「」,《異體字手冊.十一畫》引《玉篇.衣部》「襲」之古文亦作「」。按「」、「」形雖小異而無別,特所從「羽」字隸或作「」之異耳。「」字既為「襲」字之古文,自可收為「襲」字之異體無訛。

又「」字另以「輕師不備」義為獨立正字。

」,今標準字體作「」。


#「C04072」另兼正字。
A03760
A03760-013
部首筆畫  - 13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二畫.襲字》引〈隋爾朱端墓誌〉。


A03760
A03760-024
部首筆畫  - 05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A03760
A03760-005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衣部》引〈嶺南逸事〉。


注音 ㄒㄧ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襲」之異體。襲,《說文解字.衣部》作「」,云:「左衽袍,從衣省聲。」今考《宋元以來俗字譜.衣部》引〈嶺南逸事〉作「」。按《說文》龍字從肉童省聲,又從象肉飛之形;俗則逕取肉飛之形而省作「」,復以「」、「形近而又訛作「」,故凡從「龍」諸字或有作「」者;「襲」字從「龍」故俗有書作「」者也。然則「」字可以收為「襲」字之異體無訛。

A03760
A03760-025
部首筆畫  - 1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二十二畫.襲字》引〈齊明玉珍墓誌〉。


A03760-028
部首筆畫  - 11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衣部》。


#「」另兼正字。

A03760
A03760-003
部首筆畫  - 12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緝韻.龍字》引〈魏鍾繇力命表〉。


注音 ㄒㄧ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襲」之異體。襲,《說文解字.衣部》作「」,云:「左衽袍,從衣省聲。」今考《金石文字辨異.入聲.緝韻》引〈魏鍾繇力命表〉、《偏類碑別字.衣部》〈魏元祐墓誌銘〉並作「」。按《漢隸字源.入聲.緝韻》引〈袁良碑〉作「」,字形稍有省變,「」字當又「」字之訛省者也。今以字書有據,故可收「」字為「襲」字之異體。

A03760
A03760-011
部首筆畫  - 12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二畫.襲字》引〈魏富平伯于墓誌〉。

《中華字海.立部》。


A03760
A03760-015
部首筆畫  - 13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二畫.襲字》引〈隋段模墓誌〉。


A03760
A03760-018
部首筆畫  - 14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二畫.襲字》引〈魏閭伯昇墓誌〉。


A03760
A03760-010
部首筆畫  - 14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緝韻.字》引〈袁良碑〉。


A03760
A03760-029
部首筆畫  - 14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歷代書法字彙.衣部》。


A03760
A03760-020-1
部首筆畫  - 15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衣部.襲字》引〈祕12.109.右6〉。

《佛教難字字典.衣部》。


A03760
A03760-017
部首筆畫  - 15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二畫.襲字》引〈齊法懃禪師塔銘〉。


A03760
A03760-019
部首筆畫  - 16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二畫.襲字》引〈隋任軌墓誌〉。

《中華字海.龍部》。


A03760
A03760-009
部首筆畫  - 16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緝韻.襲字》引〈成陽令唐扶頌〉。


A03760
A03760-012
部首筆畫  - 16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緝韻.襲字》引〈唐李孝同碑〉。


A03760
A03760-027
部首筆畫  - 17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七.衣部》。


A03760
A03760-016
部首筆畫  - 17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二畫.襲字》引〈隋劉多墓誌〉。


A03760
A03760-030
部首筆畫  - 20 - 26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衣部》。


A03760
A03760-001
部首筆畫  - 26 - 32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衣部》。

《字彙補.衣部》。


注音 ㄒㄧ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襲」之異體。襲,《說文解字.衣部》作「」,云:「左衽袍,從衣省聲。,籀文襲不省。」今考《字彙補.衣部》引《古老子》云:「,古文襲字。」《康熙字典.衣部》、《中文大辭典.衣部》亦同。按籀文襲字不省,從。「」,《說文解字.龍部》云:「飛龍也,從二龍。」而龍字《說文》從肉童省聲,又從象肉飛之形;俗則從古文「」訛作「」,隸定作「」後又訛變作「」,故凡從「龍」諸字或有作從「」者;「」字亦從而作「」,「」字亦從而作「」矣。然則「」字可以收為「襲」字之異體無訛。

A03760
A03760-031
部首筆畫  - 30 - 36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衣部》。


A03760
A03760-006
部首筆畫  - 32 - 38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衣部》。


注音 ㄒㄧ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襲」之異體。襲,《說文解字.衣部》作「」,云:「左衽袍,從衣省聲。,籀文襲不省。」今考《龍龕手鑑.衣部》、《玉篇.衣部》、《集韻.入聲.緝韻》等亦皆謂「襲」籀作「」者,皆同《說文》也。「」字既為「襲」字之籀文,故可收為「襲」字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入聲.二十六緝.頁553.左
入聲.二十六緝.頁554.右
隸辨
卷五.入聲.二十六緝.頁764.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入聲.二十六緝.席入切.頁765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彙音寶鑑
卷四.巾下入聲.頁338.右
卷四.巾下入聲.頁338.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3: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