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舂、撞擊。《詩經.小雅.小弁》:「我心憂傷,惄焉如擣。」晉.傅玄〈擬天問〉:「月中何有,白兔擣藥。」
2. 搥擊。《樂府詩集.卷四五.清商曲辭二.唐.李白.子夜四時歌四首.秋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唐.韓愈〈春雪〉詩:「城險疑懸布,砧寒未擣綃。」
3. 攻破。《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夫解雜亂紛糾者不控捲,救鬥者不搏撠,批亢擣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
=>「搗」之異體。
=>「」之異體。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皓韻》。
(二)
「捯」為「擣」之異體。《說文解字.手部》收「」,云:「手椎也。一曰築也。」今以通行字形「擣」字為正。考諸《集韻.上聲.皓韻》:「,或作捯。」《類篇.手部》亦然。「捯」字從「到」得聲,與「擣」字音近,故聲符代換而成異體。今據此收「捯」為「擣」之異體。
#「捯」另兼正字。
(一)
《經典文字辨證書.手部》。
「擣」字,《說文解字.手部》作「」,《說文》云:「:手椎也。一曰築也。從手聲。」若依篆形隸定,即為「」形。《經典文字辨證書.手部》即收此形,云:「:正。擣:通。」今標準字體既取後世通行之「擣」形為正,則收「」為異體可也。
《重訂直音篇.卷二.手部》。
《字辨.體辨一》。
「搗」為「擣」之異體。《說文解字.手部》:「,手椎也。一曰築也。從手聲。」今取後代通行字形「擣」為正。《集韻.上聲.皓韻》:「,或作擣、搗、捯。」是「擣」字可或作「搗」。顧雄藻《字辨.體辨一》亦云:「擣搗:上列者為正。」然則,「擣」可收「搗」為異體明矣。
#「搗」另兼正字。
《廣韻.上聲.皓韻》。
「」為「擣」之異體。音ㄉㄠˇ。
《說文解字.手部》云:「,手椎也。一曰築也。從手聲。」今楷書作「擣」。
《廣韻.上聲.皓韻》云:「擣,擣築。,俗。」《類篇.手部》云:「,覩老切。《說文》:『手椎也。一曰築也。』或作擣、。」按:「擣」為「」之楷定,今「擣」行而「」多不用,而「」為「」之或體,故知「」為「擣」之異體。《字彙.手部》云:「,同擣。」
按:「」字當是「從手鳥聲」,「鳥」古音都了切,與「擣」音聲韻皆近,故可相通。
《字彙.手部》。
《字彙.手部》云:「,古文擣字。」《康熙字典.手部》云:「,擣本字。依《說文》篆體。」
按:小篆「」字,作偏旁時楷定多作「壽」,如「」字楷定作「」,「」字楷定作「檮」是也。至作「」者,乃據小篆楷化而成,若「」之作「」是也。
《龍龕手鑑.手部》。
《增廣字學舉隅.卷二.正譌》。
《正字通.臼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