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B04538
字號B04538正字 - 09 - 15 
說文釋形大徐本:,袂也。从衣,聲。,俗褎从由。(似又切)
段注本:未命名,袂也。从衣,聲。,俗褎从由。(似又切)
注音(一)ㄒㄧㄡˋ (二)ㄧㄡˋ
漢語拼音(一)xiù (二)yòu
釋義

()ㄒㄧㄡˋ

衣袖。《說文解字.衣部》:「褎,袂也。」《詩經.唐風.羔裘》:「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

()ㄧㄡˋ

1.  服飾華美貌。《集韻.去聲.宥韻》:「褎,盛飾皃(貌)。」《詩經.邶風.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2.  秧苗漸長貌。《詩經.大雅.生民》:「實方實苞,實種實褎。」唐.皮日休〈茶中雜詠〉詩一○首之三:「褎然三五寸,生必依巖洞。」

3.  才華出眾貌。《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今子大夫然為舉首,朕甚嘉之。」清.曾國藩〈聖哲畫像記〉:「我朝學者,以顧亭林為宗;國史儒林傳,褎然冠首。」

=>」之異體。

B04538-001
部首筆畫  - 09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去聲.宥韻》。

《正字通.衣部》。

《中文大辭典.衣部》。


=>」之異體。

注音 (二)(1)ㄒㄧㄡˋ (2)ㄧㄡˋ (一)ㄒㄧㄡˋ
漢語拼音 (二)(1)xiù (2)yòu (一)xiù
研訂者 竺家寧
內容

(二)

」為「褎」之異體。《說文.衣部》:「,袂也。從衣聲。似又切。,俗褎從由。」《龍龕手鑑.衣部》:「,余救、以周二反,服飾盛貌。」《集韻.去聲.宥韻》:「褎、,盛飾貌。《詩》褎如充耳,或從由。」按依據《說文》,「褎」字可從「由」,故俗體可寫作「」。

(一)

=>」之異體。

B04538
B04538-002
部首筆畫  - 11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衣部》。

《中華字海.部》。


注音 (1)ㄒㄧㄡˋ (2)ㄧㄡˋ
漢語拼音 (1)xiù (2)yòu
研訂者 竺家寧
內容

」為「褎」之異體。《說文.衣部》:「,袂也。從衣聲。似又切。,俗褎從由。」《龍龕手鑑.衣部》:「,余救、以周二反。服飾盛貌。」《中華字海.亠部》:「,褎的訛字。字見朝鮮本《龍龕》。」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五經文字
衣部.頁33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廣韻
集韻
去聲.四十九宥.余救切.頁612
去聲.四十九宥.似救切.頁613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四.去聲.四十九宥.頁84.右
六書正譌
去聲.二十六宥候幼韻.頁154.右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三.衣部.頁13.右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一.兩字辨似.頁56.左
古今正俗字詁
卷下.頁162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六.ㄐ下去聲.頁549.左
漢語大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重訂直音篇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0: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