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362A00362A00362A00362A00362A00362A00362A00362A00362A00362A00362A00362A00362A00362
A00362A00362A00362A00362A00362A00362
字號A00362正字 - 08 - 10 
說文釋形,彊斷也。从刀,岡聲。,古文剛如此。(古郎切)
注音ㄍㄤ
漢語拼音gāng
釋義

1. 強勁。如:「剛強」。說文解字.刀部:「剛,斷也。」清.段玉裁.注:「彊者弓有力也,有力而斷之也。」論語.公冶長:「子曰:『吾未見剛者。』」宋.朱熹.注:「剛,堅強不屈之意。」國語.周語中》:「四軍之帥,旅力方剛。」三國吳.韋昭.注:「剛,強也。」

2. 正直無私。如:「剛正不阿」。論語.子路:「剛毅木訥,近仁。」《三國演義第五五回:「郡主自幼好觀武事,嚴毅剛正,諸將皆懼。」

3. 堅硬。齊民要術.卷一○.梓棪》:「《異物誌》曰:『梓棪大十圍,材貞勁,非利剛截不能剋。』」唐.柳宗元貞符.序:「齒利者齧,爪剛者決。」

4. 表示時間,指情況或行動不久前才發生,相當於「才」、「方」。如:「天剛亮,媽媽就起床幹活。」宋.蘇軾〈花影〉詩:「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紅樓夢第三三回:「信步來至廳上過屏門,不想對面來了一人正往裡走,可巧兒撞了個滿懷。」

5. 只、。宋.辛棄疾水調歌頭.慶韓南澗尚書七十詞:「上古八千歲,才是一春秋,不應此日,剛把七十壽君侯。」元.名《楊氏女殺狗勸夫》第三折:「別件都依得,剛除背死人。」

6. 恰好。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佔花魁:「小娘半老之際,風波歷盡,剛好遇個老成的孤老,兩下志同道合,收繩索,白頭到老,這個謂之了從良。」

7. 姓。如清代有剛林

A00362
A00362-023-2
部首筆畫  - 03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一.人部》。


A00362
A00362-001
部首筆畫  - 05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唐韻》。


=>」之異體。

注音 (二)ㄍㄤ (一)ㄉㄢˋ
漢語拼音 (二)gāng (一)dàn
研訂者 李殿魁
內容

()

」為「剛」之異體。《說文解字.刀部》:「:彊斷也。從刀岡聲。,古文剛如此。」《古文字類編.剛字》:「剛:.戰國.錄.四.二;,戰國.陶.紀王城。」《集韻.平聲.唐韻》:「剛.;《說文》:彊斷也。古作,或書作。」《四聲篇海.人部》:「:居郎切,彊也。:音,義同。」《正字通.人部》:「:古文剛,見《說文解字.刀部》……省作。」按:此為《說文》古文,可收。

()

=>」之異體。

A00362
A00362-002
部首筆畫  - 05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唐韻》。


注音 ㄍㄤ
漢語拼音 gāng
研訂者 李殿魁
內容

」為「剛」之異體。《說文解字.刀部》:「:彊斷也。從刀岡聲。,古文剛如此。」《甲骨文字集釋.卷四》:「引勺」,今本《殷周金文集成.一六》作:「秦苛」(九九三一、九九三二),而「楚王酓鼎」,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冊四》謂:「舊釋剛,借為工,今釋為冶」。然《金文編.卷四》仍以字歸剛字下。〈馬盟書〉:「為人名」。《集韻.平聲.唐韻》:「剛.:《說文》,彊斷也。古作。」《類篇.刀部》同。可收。

A00362
A00362-010
部首筆畫  - 04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刀部》引〈太平樂府〉等。


注音 ㄍㄤ
漢語拼音 gāng
研訂者 李殿魁
內容

」為「剛」之異體。《說文解字.刀部》:「:彊斷也。從刀岡聲。」《宋元以來俗字譜.刀部》引〈太平樂府〉等書:「剛:。」《字學三正.體製上.時俗杜撰字》:「剛,俗作。」可收。

A00362
A00362-020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剛字》引〈唐菀貞約墓誌〉。


A00362
A00362-023-1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畫.剛字》引〈唐沈士公墓誌〉。


A00362
A00362-003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刀部》。


注音 ㄍㄤ
漢語拼音 gāng
研訂者 李殿魁
內容

」為「剛」之異體。《說文解字.刀部》:「:彊斷也。從刀岡聲。」《字彙.刀部》:「剛、,古文剛字。」《正字通.刀部》:「:剛字之訛。舊註古文剛,非。」《康熙字典.刀部》:「:《字彙》,古文剛字。註見八畫。」《彙音寶鑑.公上平聲》:「,古剛字。」《漢語大字典.刀部》、《中文大辭典.刀部》引並同。可收。

A00362
A00362-015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刀部.剛字》引〈魏廉富及子天長造義井佛像記〉。


A00362
A00362-022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刀部》引〈東記〉。

《中華字海.刂部》。


A00362
A00362-019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刀部.剛字》引〈唐范陽令楊基墓誌〉。


A00362
A00362-009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唐韻.剛字》引〈馮煥殘碑陰〉。


注音 ㄍㄤ
漢語拼音 gāng
研訂者 李殿魁
內容

」為「剛」之異體。《說文解字.刀部》:「:彊斷也。從刀岡聲。」《漢簡文字類篇.刀部》:「.武射63。」《漢隸字源.平聲.唐韻》引〈馮煥殘碑陰〉:「剛:司馬,即剛字,《史記.樂書》:而民毅。」《偏類碑別字.冂部》引〈漢君碑〉:「剛.。」《干祿字書.平聲》:「、剛:上通下正。」《宋元以來俗字譜.刀部》引〈古今雜劇〉:「剛.。」可收。

A00362
A00362-013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陽韻.剛字》引〈漢馮煥殘碑陰〉。


A00362
A00362-016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刀部.剛字》引〈齊李清為李希宗造象記〉。


A00362
A00362-014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陽韻.剛字》引〈唐段志云碑〉。

《廣韻.平聲.唐韻》。

《精嚴新集大藏音.刀部》。


A00362
A00362-004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刀部》。


注音 ㄍㄤ
漢語拼音 gāng
研訂者 李殿魁
內容

」為「剛」之異體。《說文解字.刀部》:「:彊斷也。從刀岡聲。」《正字通.刀部》:「剛:居康切,音。《說文》彊斷也。司馬光.潛虛曰:,天之道也。……本作,九畫,篆作。」蓋為剛之篆體楷化也。可收。

A00362
A00362-017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刀部.剛字》引〈唐段沙彌造象記〉。


A00362
A00362-007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刀部》。


=>」之異體。

注音 (一)ㄍㄤ (二)(1)ㄍㄤ (2)ㄍㄤˇ
漢語拼音 (一)gāng (二)(1)gāng (2)gǎng
研訂者 李殿魁
內容

()

」為「剛」之異體。《說文解字.刀部》:「:彊斷也。從刀岡聲。」《精嚴新集大藏音.刀部》:「:剛正。並古郎反。」《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剛.以上古文。」《字彙.刀部》:「:同剛。」《正字通.刀部》:「:俗剛字。《韻會》:剛,或作,引《史記.樂書》:毅。不知史本作,訛作,非同剛也。」《康熙字典.刀部》:「:《韻會》:剛或作。《史記.樂書》:而民毅。」《異體字手冊.六畫》:「:或體。」《漢語大字典.刀部》:「:同剛。《字彙.刀部》:,同剛。《抱朴子.內篇.雜應》:『太清之中,其氣甚,能勝人也。』」可收。

()

=>」之異體。

A00362
A00362-018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刀部.剛字》引〈唐新使院石幢記〉。

《精嚴新集大藏音.寸部》。

《佛教難字字典.刀部》。


A00362
A00362-008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寸部》。


注音 ㄍㄤ
漢語拼音 gāng
研訂者 李殿魁
內容

」為「剛」之異體。《說文解字.刀部》:「:彊斷也。從刀岡聲。」《精嚴新集大藏音.寸部》:「:剛正。並居郎反。」《四聲篇海.寸部》:「:音剛,強也。」《字彙.寸部》:「:俗剛字。」《正字通.寸部》:「字之訛。《樂書》:氣不怒,柔氣不懾。從,非從寸。今通作。俗本元包經:以守之作,亦非。」《康熙字典.寸部》:「:《正字通》,字之訛。《史記.樂書》,氣不怒,從。今通作剛。」《漢語大字典.寸部》:「:同剛。《改併四聲篇海.寸部》引餘文:『,音剛,強也。』《字彙.寸部》:『:俗剛字。』《北周.元嵩.元包經.太陰》:『以守之,決以斷之。』」可收。

A00362
A00362-005
部首筆畫  - 1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木部》。


注音 ㄍㄤ
漢語拼音 gāng
研訂者 李殿魁
內容

」為「剛」之異體。《說文解字.刀部》:「:彊斷也。從刀岡聲。」《龍龕手鏡.木部》:「:二俗,古浪、古郎二反。正從手作,弄也。」《龍龕手鑑.木部》:「……從手作,舁也。」《四聲篇海.木部》:「:音剛,義同。」《字彙補.木部》:「:同剛。」《康熙》、《中文大辭典》誤引《龍龕手鑑》,應如《漢語大字典.木部》:「(一)《龍龕手鑑》:古浪反。同,舉,抬。《龍龕手鑑.木部》:『.俗。正從手,作,舁也。』補:《龍龕手鏡》:『正從手,作,弄也。』(二)同剛。《字彙補.木部》:『,同剛。』」可收。

A00362-006
部首筆畫  - 10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金部》。


#「」另兼正字。
=>」之異體。

注音 (一)ㄍㄤ (二)(1)ㄍㄤ (2)ㄍㄤˋ #ㄍㄤ
漢語拼音 (一)gāng (二)(1)gāng (2)gàng #gāng
研訂者 李殿魁
內容

()

」為「剛」之異體。《說文解字.刀部》:「:彊斷也。從刀岡聲。」《漢隸字源.平聲.唐韻》:「剛::〈仲定碑〉有柔兮義作剛。」《隸辨.平聲.唐韻》:「剛::〈仲定碑〉有柔兮,隸續云,以為剛。」《金石文字辨異.平聲.陽韻》同。《異體字手冊.六畫》:「剛:,或體。」《字彙.金部》:「:同剛。」《正字通.金部》:「:鋼、,並俗剛字。」可收。

#「」另兼正字。

()

=>」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平聲.十一唐.頁175.左
隸辨
卷二.平聲.十一唐.頁240.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平聲.頁8.右
五經文字
刀部.頁49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一唐.居郎切.頁223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二.公上平聲.頁122.右
卷二.公上平聲.頁122.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二.平聲.十四唐.頁111.右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