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鎔冶金屬。《說文解字.火部》:「煉,鑠冶金也。」《遼史.卷六○.食貨志下》:「聖宗太平間,於潢河北陰山及遼河之源,各得金、銀礦,興冶採煉。」 2. 用火燒或高溫加熱等方法,使物質去除雜質,變得精純或堅硬。如:「煉油」、「提煉」。漢.王充《論衡.談天》:「銷煉五石以補蒼天。」《紅樓夢》第一回:「原來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 3. 用火久熬,炮製藥石。唐.沈佺期〈過蜀龍門〉詩:「勢將息機事,煉藥此山東。」唐.張籍〈和盧常侍寄華山鄭隱者〉詩:「獨住三峰下,年深學煉丹。」 4. 燒。如:「真金不怕火煉」。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精金百煉,在割能斷。」 =>「鍊」之異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