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115A02115A02115A02115A02115A02115A02115A02115A02115A02115A02115A02115A02115A02115
A02115A02115A02115A02115A02115A02115A02115A02115A02115A02115A02115A02115
A02115A02115A02115A02115A02115A02115A02115A02115
字號A02115正字 - 06 - 10 
說文釋形大徐本:,饋客芻米也。从米,气聲。《春秋傳》曰:「齊人來氣諸侯。」,氣或从旣。,氣或从食。(許既切)
段注本:,饋客之芻米也。从米,气聲。《春秋傳》曰:「齊人來氣諸侯。」,氣或从旣。,氣或从食。(許既切)
注音(一)ㄒㄧˋ (二)ㄑㄧˋ
漢語拼音(一)xì (二)qì
釋義

()ˋ

贈客之米糧、穀糧。同「餼」。《說文解字.米部》:「氣,饋客芻米也。……《春秋傳》曰:『齊人來氣諸侯。』」

()ˋ

1.  雲氣。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氣部.氣字》注:「气、氣古今字,自以氣為雲氣字,乃又作餼為廩氣字矣。」《莊子.在宥》:「雲氣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黃而落。」

2.  自然界陰晴、冷暖之現象。如:「天氣」、「秋高氣爽」。《左傳.昭公元年》:「天有六氣。」晉.杜預.注:「謂陰陽風雨晦明也。」三國魏.曹植〈泰山梁甫行〉:「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雨。」唐.杜甫〈麗人行〉:「三月三日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3.  節候。《玉篇.氣部》:「氣,候也。……又二十四氣。」《後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方春戒節,人以耕桑,其敕有司務順時氣,使無煩擾。」晉.陶淵明〈勸農〉詩:「氣節易過,和澤難久。」

4.  物體三態之一,有別於固體、液體,為無固定形狀、體積,能自由流散之物體。如:「空氣」、「水蒸氣」。

5.  特指空氣。如:「大氣」。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悠悠乎與灝俱,而莫得其涯。」

6.  人或動物之呼吸。如:「岔氣」。《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似不息者。」晉.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7.  味道。如:「氣味」、「臭氣」。《列子.湯問》:「膚色脂澤,香氣經旬乃歇。」宋.文天祥〈正歌序〉:「或圊圂、或毀屍、或腐鼠,惡雜出,時則為穢。」

8.  人之情緒或精神狀態。如:「脾氣」、「垂頭喪氣」。《管子.內業》:「是故民,杲乎如登於天,杳乎如入於淵。」《三國志.卷二六.魏書.滿田牽郭傳.牽招》:「虜每犯塞,勒兵逆擊,來輒摧破,於是吏民膽日銳,荒野無虞。」

9.  人內在之才華或表現於行為作風。如:「驕氣」、「客氣」。《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紅樓夢》第八五回:「這吳大人本來咱們相好,也是我輩中人,還倒是有骨的。」

10.  中醫指充塞於人體之生物能。如:「血氣」、「元氣」。《漢書.卷三○.藝文志》:「失其宜者,以熱益熱,以寒增寒,精氣內傷,不見於外。」《紅樓夢》第四五回:「若吃慣了,比藥還強,最是滋陰補的。」

11.  相學上指人或團體之勢道、運命。如:「氣數」。《三國演義》第一四回:「漢末氣運之衰,無甚於此。」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可不悔!剛剛討藥的人,就是救那婆子的。」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一折:「我是個總管之職,倒不如莊家的農夫,做小卒兒出身的。偏我這等頹,我怎麼肯伏!」

12.  發怒、憤怒。如:「氣惱」、「氣死人!」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氣的來有眼如盲,有口似啞。」《三國演義》第七九回:「禁見此畫像,又羞又惱,憤成病,不久而死。」


=>」之異體。
A02115
A02115-015
部首筆畫  - 03 - 04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去聲.未韻.字》引〈繁陽令楊君碑〉。


=>」之異體。

A02115
A02115-036
部首筆畫  - 03 - 04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A02115
A02115-024
部首筆畫  - 05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气部.氣字》引〈隋正議大夫□緊墓誌〉。


A02115
A02115-008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未韻.氣字》引〈孟郁脩堯廟碑〉。


A02115
A02115-043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未韻.氣字》引〈孟郁脩堯廟碑〉。


A02115
A02115-018
部首筆畫  - 11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未韻.氣字》引〈唐軒轅鑄鼎原銘〉。


A02115
A02115-025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氣字》引〈魏奚真墓誌〉。


A02115
A02115-039
部首筆畫  - 03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日部.字》。


#「C04784」另兼正字。

A02115
A02115-007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去聲.未韻》。


=>」之異體。

注音 (一)ㄑㄧˋ (二)ㄑㄧˋ
漢語拼音 (一)qì (二)qì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

」為「氣」之異體。「氣」之篆文作「」,《說文解字.米部》:「饋客芻米也,從米气聲。」按「」見於《集韻.去聲.未韻》及《類篇.日部》,皆以「」並列,謂「日氣也,古作。」,《正字通.日部》「」下云:「本字,舊註重出,分為二。」而「」則見於《玉篇.日部》:「,去既切,古氣字。」於气部則云:「,古文,與氣字同。」據以上文獻,之本字,同為氣之古字。

()

=>」之異體。

A02115
A02115-020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气部.氣字》引〈魏韓顯祖造象〉。


A02115
A02115-022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气部.氣字》引〈魏寇憑墓誌〉。


A02115
A02115-026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氣字》引〈魏高道悅墓誌〉。


A02115
A02115-029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氣字》引〈隋王世琛墓誌銘〉。


A02115
A02115-009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未韻.氣字》引〈成陽靈臺碑〉。


A02115
A02115-023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氣字》引〈魏元楨墓誌〉。


A02115
A02115-031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氣字》引〈隋朱敞墓誌〉。


A02115-005
部首筆畫  - 00 - 04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气部》。

《集韻.去聲.未韻》。


#「」另兼正字。
=>」之異體。

注音 (二)ㄑㄧˋ (一)ㄑㄧˇ #ㄑㄧˋ
漢語拼音 (二)qì (一)qǐ #qì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

「气」為「氣」之異體。「氣」之篆文作「」,《說文解字.米部》:「饋客芻米也,從米气聲。」而「气」亦見於《說文解字.气部》:「雲气也,象形。」段玉裁注:「气氣古今字。」氣息、雲氣之氣,本作「气」,今作「氣」,《集韻.去聲.未韻》:「气、氣、」並列,云:「亡既切,《說文》:『雲气也,象形。』,一曰息也,或作氣、。」是今以氣為正字,气為氣之異體矣。

#「」另兼正字。

()

=>」之異體。

A02115
A02115-001
部首筆畫  - 02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十畫》引〈古今雜劇〉等。


注音 ㄑㄧ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為「氣」之異體。氣,《說文解字.米部》篆體作「」,饋客芻米也,從米气聲,至於氣息、氣體之氣,《說文解字.气部》篆體作「」,雲气也,象形,段注云:「气氣古今字,自以氣為雲气字,乃又作餼。」以「氣」為「气」由來已久,而省之為「」,則見於《宋元以來俗字譜.十畫》,引之《古今雜劇》、《三國志平話》、《目連記》、《金瓶梅》、《嶺南逸事》等,故《字學三正.體製上》以「」為時俗杜撰字,亦收入《中文大辭典.气部》、《佛教難字字典.气部》、《中華字海.气部》等,自當予以收錄。

A02115
A02115-006
部首筆畫  - 02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角川漢和辭典.气部》。


注音 ㄑㄧ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為「氣」之異體。「氣」之篆文作「」,《說文解字.米部》:「饋客芻米也,從米气聲。」俗作「」而日本簡化作「」,於見《角川漢和辭典.气部》,謂氣為之舊字體,亦見於《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及《佛教難字字典.气部》,見於文獻,乃予收錄。

A02115
A02115-002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气部》。


注音 ㄑㄧ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為「氣」之異體。氣,《說文解字.米部》篆體作「」,饋客之芻米也,從米气聲,今作餼;雲氣、氣息之氣,《說文解字.气部》作「」,象形。今作氣。因氣息之「氣」又作「」,乃有從火作「」者,《字彙補.气部》云:「,古文氣字,見《韻會》。」為《康熙字典.气部》、《字辨.體辨》、《中文大辭典.气部》、《漢語大字典.气部》、《中華字海.气部》等,皆收錄,自當存錄。

A02115
A02115-019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气部.氣字》引〈魏王偃墓誌銘〉。

《宋元以來俗字譜.十畫》引〈通俗小說〉等。

《中華字海.气部》。


A02115
A02115-035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火部》。

《佛教難字字典.气部》。


A02115-003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去聲.未韻》。


注音 ㄑㄧ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為「氣」之異體。氣,《說文解字.米部》篆體作「」,饋客之芻米也,從米气聲。至於氣息、雲氣之氣,《說文解字.气部》作「」,象形,後來以氣代气,气氣成為古今字,「氣」遂有二音二義。《玉篇.米部》「氣」下云:「虛既切,《說文》:饋客芻米也;又豈既切,氣息也。」《廣韻.去聲.未韻》「許既切」下有「氣」字,謂饋客芻米;而另有「去既切」之氣,謂氣息也,又列「」云:「同上,出道書。」,又見於《集韻.去聲.未韻》、《類篇.火部》、《四聲篇海.火部》、《字彙.火部》、《正字通.火部》及近世字詞典,皆以其為氣息、雲氣之氣之異體。當予以收錄。

A02115
A02115-004
部首筆畫  - 04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白部》。


注音 ㄑㄧ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為「氣」之異體。「氣」之篆文作「」,《說文解字.米部》:「饋客芻米也,從米气聲。」《字彙補.白部》有「」字,謂「與氣同。抱一子《文始經》註:『,古氣字。』」《康熙字典.白部》引《字彙補》,並按曰:「即字之訛。」,字亦見於《中文大辭典.白部》、《漢語大字典.白部》、《中華字海.白部》等,當予收錄。

A02115
A02115-028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氣字》引〈魏趙俊然百人造象〉。


A02115
A02115-012
部首筆畫  - 03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未韻.氣字》引〈衛尉衡方碑〉。


A02115
A02115-013
部首筆畫  - 04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未韻.氣字》引〈三公山碑〉。


A02115
A02115-032
部首筆畫  - 04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氣字》引〈唐崔孝公墓誌〉。


A02115
A02115-014
部首筆畫  - 04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未韻.氣字》引〈幽州刺史朱龜碑〉。

《六朝別字記新編.趙郡王修寺(塔)碑》。


A02115
A02115-038
部首筆畫  - 04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气部》。


A02115
A02115-021
部首筆畫  - 05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气部.氣字》引〈魏涼州刺史元維墓誌〉。


A02115
A02115-010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未韻.氣字》引〈童子逢盛碑〉。


A02115
A02115-016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去聲.未韻.字》引〈靈臺碑〉。


A02115
A02115-027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氣字》引〈魏王基墓誌〉。


A02115
A02115-011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未韻.氣字》引〈史晨孔廟後碑〉。


A02115
A02115-017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未韻.氣字》引〈北齊姜造象記〉。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隸字源
去聲.八未.頁364.右
隸辨
卷四.去聲.八未.頁508.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米部.頁10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八未.亡旣切.頁488
附錄.頁826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去聲.五未韻.頁121.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气部.頁2.左
古今正俗字詁
卷上.頁12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六.居上去聲.頁511.左
卷六.居上去聲.頁511.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四.去聲.八未.頁215.右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