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440A01440A01440A01440A01440A01440A01440A01440A01440
字號A01440正字 - 12 - 15 
說文釋形,懣也。从心,賁聲。(房吻切)
注音ㄈㄣˋ
漢語拼音fèn
釋義

1. 內心自覺不滿足,想了解卻有困難。《說文解字.心部》:「憤,懣也。」《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

2. 憤怒、生氣。《佩觿》卷中:「憤,怒也。」唐.駱賓王〈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是用氣憤風雲,志安社稷。」《宋史.卷二六八.列傳.王顯》:「至若蜀寇未平,神人共憤,謂宜申飭將帥,速期蕩平,既免老師以費財,且防事久則生變。」

3. 仇恨。《宋史.卷二五五.列傳.張永德》:「張侍中誅我宗黨殆盡,希中以法,報私憤爾。」《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兒子憤恨,借這個賊名,殺了。」

A01440
A01440-005
部首筆畫  - 12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憤字》引〈魏內司□光墓誌〉。


A01440
A01440-009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A01440
A01440-010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心部》引〈嶺南逸事〉。


A01440
A01440-003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心部》。

《字彙.心部》。

《中文大辭典.心部》。


A01440
A01440-004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吻韻.憤字》引〈韓脩孔廟後碑〉。

《正字通.心部》。

《中華字海.忄部》。


A01440
A01440-001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心部》。


注音 ㄈㄣˋ
漢語拼音 fèn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憤」之異體。「憤」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心部》:「懣也。從心賁聲。」

」字見《五經文字.心部》,僅記音曰:「扶問反。」而《正字通.心部》則曰:「憤本字。」按:依篆文,其右上作「芔」,三「屮」分筆獨立,則楷定亦當以分筆之「」為是,《正字通》以為本字是也;然後世傳寫,多因筆勢而相連作「憤」,此猶「」之作「艹」也。其與「憤」一字無疑。今既以後起之「憤」為正,則本形之「」為其異體是也,故可收。

A01440
A01440-002
部首筆畫  - 16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心部》。


注音 ㄈㄣˋ
漢語拼音 fèn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憤」之異體。「憤」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心部》:「懣也。從心賁聲。」

」字見《龍龕手鑑.心部》,以為「憤」之或體。按:「憤」從賁聲、「」從奮聲,「賁」者彼義切、「幫」紐,「奮」者方問切、「非」紐,二字古音同(均為曾運乾「古音三十攝」之「陽聲C08196攝」),則「憤」之作「」,是以同音字改易聲符者也,此《廣韻.上聲.吻韻》以「」同「憤」是也,故可收。

A01440
A01440-008
部首筆畫  - 17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吻韻》。


A01440
A01440-006
部首筆畫  - 18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鏡.心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上聲.十八吻.頁281.左
隸辨
卷三.上聲.十八吻.頁392.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五經文字
心部.頁36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佩觿
卷中.頁22.左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附錄.頁812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彙
正字通
康熙字典(校正本)
彙音寶鑑
卷一.君上上聲.頁9.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9 21: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