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083A00083
字號A00083正字 - 03 - 05 
說文釋形「仗」《說文》不錄。
注音ㄓㄤˋ
漢語拼音zhàng
釋義

1. 兵器之總稱。玉篇.人部:「仗,器仗也。」唐.釋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一七:「仗,兵器也。五刃總名。」新唐書.卷一一一.列傳.蘇定方:「率精騎五百嶺馳擣賊營,賊眾大潰,殺千餘人,所棄鎧仗、牛馬藉山野不可計。」

2. 儀仗。新唐書.卷二三.儀衛志上》:「凡朝會之仗,三衛番上,分為五仗,號衙內五衛。」遼史.卷五四.樂志:「右前後鼓吹,行則導駕奏之,朝會則列仗,設而不奏。」

3. 戰事、戰爭。如:「勝仗」、「敗仗」、「打一場硬仗!」《蕩寇志》第三三回:「雖未出兵打,而戰陣攻取之法,瞭如指掌。」《文明小史》第四三回:「個個手裡拿著六響的洋槍,或是雪亮的鋼刀,賽如馬上就同人家開似的。」

4. 憑藉、依附。如:「仰仗」、「狗仗人勢」。漢書.卷四八.賈誼傳》:「顧行而忘利,守節而仗義。」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你倚父兄,仗勢欺人。」

5. 握、持。如:「仗旗」。三國志.卷一四.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劉放:「布棄南面之尊,仗劍歸漢,誠識廢興之理,審去就之分也。」《西遊記》第四回:「個個執戟懸鞭持刀仗劍。」

A00083
A00083-003
部首筆畫  - 04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歷代書法字彙.亻部》。


=>」之異體。

注音 (二)ㄓㄤˋ (一)ㄈㄨˊ
漢語拼音 (二)zhàng (一)fú
研訂者 曾榮汾
內容

()

」為「仗」之異體。仗字,《廣韻.上聲.養韻》:「仗:憑仗。」直兩切又音去聲。本無加點,俗寫「丈」旁,或益點作「」,如《隸辨.上聲.養韻》引〈郙閣頌〉,元、李文仲《字鑑.上聲.養韻》「丈」下注云:「俗加點非。」《俗書刊誤.卷三.去聲.漾韻》:「丈,俗作非。」是「丈」作「」之證。然則,「仗」依此例,亦可作「」,《書法字彙.部》引宋、米芾書法即作「」,收為異體可也。

音ㄈㄨˊ時,為「伏」之異體。

()

=>」之異體。

A00083
A00083-002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五畫.仗字》引〈晉王浚妻華芳墓誌〉。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三十六養.雉兩切.頁415
去聲.四十一漾.直亮切.頁599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二.木部.頁17.右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四.姜上上聲.頁343.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9: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