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125A01125
字號A01125正字 - 08 - 11 
說文釋形「崛」《說文》作「」。
大徐本:,山短高也。从山,屈聲。(衢勿切)
段注本:,山短而高也。从山,聲。(衢勿切)
注音ㄐㄩㄝˊ
漢語拼音jué
釋義

1.  短高貌、山勢險絕。《說文解字.山部》:「崛,山短而高也。」漢.司馬相如〈上林賦〉:「巖阤獻錡,摧崣崛崎。」南朝梁.何遜〈渡連圻〉詩二首之一:「懸崖抱絕壁駕崚嶒。」

2.  特起、突出。如:「崛起」。《玉篇.山部》:「崛,特起。」《集韻.入聲.迄韻》:「崛,崛然獨立貌。」《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褚少孫補東方朔》:「今世之處士,時雖不用,崛然獨立,塊然獨處。」三國魏.嵇康〈琴賦〉:「邈隆崇以極壯,崛巍巍而特秀。」

3.  奇特不同凡俗。唐.陸贄〈謝密旨因論所宣事狀〉:「自揣凡庸之才,又無奇崛之效。」

A01125
A01125-002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山部》。

《康熙字典.山部》。

《異體字手冊.十一畫》。


=>C02951」之異體。

A01125-003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山部》。


=>C02951」之異體。

注音 (二)ㄐㄩㄝˊ (一)ㄎㄨ
漢語拼音 (二)jué (一)kū
研訂者 竺家寧
內容

()

」為「崛」之異體。

《說文解字.山部》:「山短高也。從山屈聲。衢勿切。」《龍龕手鑑.山部》:「崛,渠物反。山短而高。,山也,又特立也,又同上。」《集韻.入聲.迄韻》:「崛,魚屈切,崛然獨立貌。或書作。」《四聲篇海.山部》:「崛、,魚勿切。山短高貌。又特起也。」按:「」為改換左右二文為上下疊置之異體字。故定「」為「崛」之異體。

()

=>C02951」之異體。

A01125
A01125-001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山部》。

◎「」,今標準字體作「」。


注音 ㄐㄩㄝˊ
漢語拼音 jué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崛」之異體。「崛」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山部》:「山短而高也。從山屈聲。」今楷定通作「崛」(《玉篇.山部》)。「」字見《康熙字典.山部》曰:「:《說文》崛本字。」蓋為《說文》小篆之直接楷化耳。據此,「」為「崛」之異體,可從。

◎「」,今標準字體作「」。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入聲.六術.之出切.頁671
入聲.九迄.渠勿切.頁677
入聲.九迄.魚屈切.頁677
入聲.九迄.九勿切.頁676
入聲.十一沒. 骨切.頁684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三.山部.頁20.左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一.君下入聲.頁24.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0: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