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恐、畏懼。《玉篇.心部》:「恟,恐也。」《新唐書.卷一六八.列傳.王叔文》:「斬執誼與不附己者,聞者恟懼。」唐.柳宗元〈佩韋賦〉:「恟驚怛而躑躅兮。」
=>「兇」之異體。
〔關鍵文獻〕
《字彙.心部》。
(二)
「忷」為「恟」之異體。《說文》未見「恟」字,《廣韻.平聲.鍾韻》始有之,曰:「懼也。」許容切,《集韻.平聲.鍾韻》「兇恟忷」下曰:「《說文》:『擾恐也。』引《春秋傳》:『曹人兇懼。』或作『恟』、『忷』。」依此,則「恟」「忷」二字俱為「兇」之異體也。然《字彙.心部》「忷」字下曰:「同『恟』。」《康熙字典.心部》、《中文大辭典.心部》從之。是「忷」雖為部定次常用字之一,然亦為「恟」之異體,字書有據,故可收。
#「忷」另兼正字。
(一)
《玉篇.心部.字》。
「」為「恟」之異體。《說文》未見「恟」字,《廣韻.平聲.鍾韻》有之,曰:「懼也。」許容切,《字彙.心部》、《正字通.心部》從之。「」字始見《玉篇.心部》:「,許切,恐也。」《四聲篇海.心部》「」字承其義,然切音改為「許攻切」,《彙音寶鑑.恭上平聲》則曰:「惶也。」諸字書均不言二者之關係,然究其義,「懼也」、「恐也」、「惶也」無別;審其音,「許容切」、「許切」、「許攻切」實同,其微異者,僅「」缺一筆耳,是為「恟」之異體信然,故可收。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