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977A00977A00977A00977A00977A00977A00977A00977A00977A00977A00977A00977A00977
A00977A00977
字號A00977正字 - 14 - 17 
說文釋形大徐本:,頸飾也。从女、賏。賏,其連也。(於盈切)
段注本:,繞也。从女、賏。賏,貝連也。頸飾。(於盈切)
注音ㄧㄥ
漢語拼音yīng
釋義

1.  婦女頸飾。《說文解字.女部》:「嬰,頸飾。」清.桂馥《說文義證》:「古人連貝為嬰。」

2.  繫戴、配戴。《荀子.富國》:「辟之,是猶使處女嬰寶珠、佩寶玉,負戴黃金,而遇中山之盜也。」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其次剔毛髮嬰金鐵受辱。」

3.  纏繞、牽絆。晉.陸機〈赴洛中道作〉詩:「借問子何之?世網嬰我身。」《新唐書.卷一六七.列傳.王播》:「(王龜)州人號君谷,未始以人事自嬰。」

4.  環繞、圍繞。《山海經.西山經》:「湯其酒百樽,嬰以百珪百璧。」晉.郭璞.注:「嬰謂陳之以環祭也。」《後漢書.卷二五.卓魯魏劉列傳.卓茂》曰:「建武之初,雄豪方擾,虓呼者連響,嬰城者相望。」唐.李賢.注:「嬰城,言以城自嬰繞。」

5.  觸犯、觸怒。《荀子.彊國》:「教誨之,調一之,則兵勁城固,敵國不敢嬰也。」《新唐書.卷二○二.文藝列傳中.李適》:「都下有牛善觸,人莫敢嬰。」

6.  遭受。晉.李密〈陳情表〉:「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南朝宋.謝惠連〈秋懷〉詩:「平生無志意,少小嬰憂患。」

7.  施加。《漢書.卷四八.賈誼傳》:「遇之有禮,故群臣自喜;嬰以廉恥,故人矜節行。」唐.顏師古.注:「嬰,加也。矜,尚也。」

8.  初生幼兒。如:「男嬰」、「女嬰」、「嬰兒」。《老子》第一○章:「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唐.白居易〈吾雛〉詩:「老幼不相待,父衰汝孩嬰。」一說為初生之女嬰。《廣韻.平聲.清韻》:「《蒼頡篇》云:『女曰嬰,男曰兒』。」

A00977
A00977-013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漢語大字典.女部》。


A00977
A00977-012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嬰字》引〈隋張伻墓誌〉。


A00977
A00977-008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女部.嬰字》引〈唐亡妻李氏墓誌銘〉。

《敦煌俗字譜.女部.嬰字》引〈中80.735.下7〉。

《中華字海.女部》。


=>」之異體。

A00977
A00977-011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嬰字》引〈唐主簿王墓誌〉。


A00977
A00977-013-3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七畫.嬰字》引〈宋故河南郡君元氏墓誌銘〉。


A00977
A00977-005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女部.嬰字》引〈魏司空穆泰墓誌〉。

《敦煌俗字譜.女部.嬰字》引〈祕16. 010.右 3〉。


A00977
A00977-003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庚韻.嬰字》引〈北齊武平七年造像記〉。


A00977
A00977-007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嬰字》引〈唐魏妻趙氏墓誌〉。

《敦煌俗字譜.女部.嬰字》引〈祕22. 065.右 3〉。

《中華字海.女部》。


A00977
A00977-013-4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七畫.嬰字》引〈五代貞明元年尊勝難民經幢〉。


A00977
A00977-010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嬰字》引〈唐平百濟國碑〉。

《中華字海.部》。


A00977
A00977-006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女部.嬰字》引〈唐隆闡禪師碑〉。

《敦煌俗字譜.女部.嬰字》引〈中16. 122.上 9〉。

《中華字海.女部》。


A00977
A00977-009
部首筆畫  - 1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嬰字》引〈宋明雲喜墓誌〉。


A00977
A00977-004
部首筆畫  - 1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庚韻.嬰字》引〈唐昇仙太子碑題名〉。

《中華字海.女部》。


A00977-001
部首筆畫  - 17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女部》。


注音 ㄧㄥ
漢語拼音 yīng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嬰」之異體。嬰,《說文解字.女部》作「」,云:「頸飾也。從女賏,賏,其連也。」《集韻.平聲.清韻》云:「嬰,《說文》頸飾也。一說:女曰嬰,男曰兒。」今考《龍龕手鑑.女部》曰:「,俗;嬰,正。」《四聲篇海.女部》云:「,音嬰,義同。」《正字通.女部》則云:「嬰,或作賏,別作,非;又《篇海》加女作,亦非。」按俗以幼男為兒,幼女為嬰,故又加女旁而作也。然則可收「」字為「嬰」之異體。

A00977
A00977-013-1
部首筆畫  - 15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彙音寶鑑.經上平聲》。

《重訂直音篇.七卷.子部》。

《廣碑別字.十七畫.嬰字》引〈唐吏部常選滎陽鄭公故夫人廣平宋練墓誌〉。


A00977-002
部首筆畫  - 17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六書正.平聲.庚清耕韻》。

《正字通.子部》。


注音 ㄧㄥ
漢語拼音 yīng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嬰」之異體。嬰,《說文解字.女部》作「」,云:「頸飾也。從女賏,賏,其連也。」《集韻.平聲.清韻》云:「嬰,《說文》頸飾也。一說:女曰嬰,男曰兒。」「」字始見於《龍龕手鑑.子部》云:「,於盈反,孩兒也。」《玉篇.子部》、《四聲篇海.子部》並云:「,音纓;孩也。」今考《六書正.平聲.庚清耕韻》云:「嬰,別作、攖,並非。」而《正字通.子部》則云:「,俗嬰字。舊註誤分為二。」《彙音寶鑑.經上平聲》云:「,孩也。同嬰。」可知女幼曰嬰,男曰兒,故嬰字或作「」,後世不分男、女通謂之嬰,而嬰字或亦從子作「」也。故可收「」字為「嬰」之異體。

A00977
A00977-013-5
部首筆畫  - 19 - 25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臼部》。

《中華字海.女部》。


#「C11238」另兼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二.平聲.十四清.頁259.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四清.伊盈切.頁240
去聲.四十五勁.於政切.頁606
去聲.四十三映.於慶切.頁603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平聲.八庚清耕韻.頁57.左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四.女部.頁18.右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二.經上平聲.頁165.左
卷二.經上平聲.頁165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二.平聲.十七清.頁118.左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