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傷疤,傷口之痕跡。如:「傷痕」、「疤痕」。《說文解字.疒部》:「痕,胝瘢也。」漢.蔡琰〈胡笳十八拍〉:「塞上黃蒿兮枝枯葉乾,沙場白骨兮刀痕箭瘢。」《三國演義》第六八回:「孫權手指其痕,一一問之,周泰具言戰鬥被傷之狀。」
2. 事物留下之印跡。如:「水痕」、「苔痕」、「墨痕」。唐.杜甫〈月夜〉詩:「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宋.蘇軾〈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三.疒部》。
《正字通.疒部》。
「」為「痕」之異體。痕,《說文解字.疒部》:「,瘢也。從疒,艮聲。」《正字通.疒部》「痕」下注云:「本作。」《中文大辭典.疒部》收「」字,注云:「痕之本字。按《說文》,從,聲,故為痕之本字。」按:「」當為小篆「痕」字之楷化字形,依《異體字例》,凡「艮」形多作「」,故「」當為「痕」之異體字。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