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愚蠢、不聰慧。如:「傻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二回:「老爺們來了,茶也忘了送了,菸也忘了裝了。像你這麼個傻大頭,還學買賣麼?」
2.不知變通,一味地做某事。如:「明知他不會來了,你幹麼還在這裡傻等。」《紅樓夢》第五八回:「你也學些服侍,別一味傻玩傻睡。」
3.發呆貌。如:「嚇傻了」、「看傻了」。
4.形容人忠厚貌。如:「傻呵呵」。
〔關鍵文獻〕
《彙音寶鑑.瓜上上聲》。
「」為「傻」之異體。傻,《說文》所未見,而見於《廣韻》等後世之字書與韻書,於《廣韻》二見,一作「」(上聲.馬韻),一作「傻」(去聲.禡韻),字或就「俊」而改作,然從「囟」常訛作「」或「」,並非常見之部件,於是訛為「凶」而成「」,蓋見於《彙音寶鑑.瓜上上聲》,既自於文獻,乃予收錄。
《集韻.上聲.馬韻》。
《集韻.去聲.禡韻》。
「」為「傻」之異體。傻,《說文》未見,而見於《廣韻》,一作「」,又作「傻」,分見於上聲.馬韻與去聲.禡韻。然《集韻.上聲.馬韻》及《集韻.去聲.禡韻》皆作「」,蓋介於《廣韻》所見兩種形體之間,應屬「傻」之形訛,既見於文獻,乃予以收錄。
《四聲篇海.人部》。
「」為「傻」之異體。傻,不見於《說文》而始見於《廣韻》,惟字有二見,一見於去聲禡韻所化切,作「傻」,傻偢不仁;一見於上聲馬韻沙瓦切,作「」,俏不仁,「」應為「囟」之俗訛,其後字韻書或作「」(如《四聲篇海.人部》,或作「」如《字彙補.人部》《正字通.人部》),今既以「傻」為正字,則當以「」為異體。
《類篇.人部》。
「」為「傻」之異體。傻,於《說文》未見,見於《廣韻》,則或作「」(上聲.馬韻),或作「傻」(去聲.禡韻)。正如《正字通.人部》「傻」下所云:「訓俏與俊同。」故或改俊之「」為「囟」而成「傻」字。「、」皆形近而訛,「」見於《類篇.人部》,既見於文獻,乃予收錄。
「」為「傻」之異體。傻,不見於《說文》,而見於《廣韻.上聲.馬韻》及《廣韻.去聲.禡韻》,一作「」,一作「傻」,當以「傻」為正。但從「囟」之字,常訛為「」,蓋形似而訛。「」見錄於《彙音寶鑑.瓜上上聲》,既見於文獻,乃予以收錄。
《字彙補.人部》。
「」為「傻」之異體。傻,不見於《說文》而見於《廣韻.去聲.禡韻》,傻偢不仁,而《廣韻.上聲.馬韻》亦見,惟形體稍異,作「」,俏不仁。蓋歷代字書未釋其形體,惟此字釋義與俏有關,字或變「俊」而成,其又有輕慧之義,或係改「俊」之「」之部分而為「囟」。至於「」乃形訛之字,見於《字彙補.人部》:「,沙上聲,與傻同。」為後代字典,如新修本《康熙字典.人部》、《中文大辭典.人部》、《漢語大字典.人部》、《中華字海.人部》所收,乃予收錄。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