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名: 多管密排的吹奏樂器,以一組長短參差的細竹管依音階高低排列而成。亦稱為「排簫」。 後世專稱單管豎吹的樂器為「簫」。其正面五孔,背面一孔,吹孔則在頂端側沿。亦稱為「洞簫」。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中國書法大字典.竹部》。
《海峽兩岸簡體字研究.國共先後所頒佈的簡體字簡化字異同對照一覽表》:「簫」作「」。
《宋元以來俗字譜.竹部》引〈嶺南逸事〉。
「簘」為「簫」之異體。「簫」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竹部》:「:參差管樂,象鳳之翼。從竹肅聲。」今楷定通作「簫」(《玉篇.竹部》)。「簘」字見《宋元以來俗字譜.竹部》引《嶺南逸事》。蓋俗字之簡省耳。據此,「簘」可為「簫」之異體,當收。
《字彙.竹部》。
「」為「簫」之異體。「簫」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竹部》:「:參差管樂,象鳳之翼。從竹肅聲。」今楷定通作「簫」(《玉篇.竹部》)。「」字見《字彙.竹部》曰:「:先彫切。樂器,編小竹管為之,參差不齊,象鳳之翼。」蓋為小篆之直接楷定者。據此,「」可為「簫」之異體,當收。
《龍龕手鑑.竹部》。
《廣韻.平聲.蕭韻》。
《字學三正.體製上.俗書簡畫者》。
《玉篇零卷.竹部.字》。
《字彙.龠部》。
「」為「簫」之異體。「簫」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竹部》:「:參差管樂,象鳳之翼。從竹肅聲。」今楷定通作「簫」(《玉篇.竹部》)。「」字見《字彙.龠部》曰:「:思條切,音消,與簫同。」疑字本作「」,從龠聲,字見《集韻.平聲.蕭韻》,再訛則作「」。《古文四聲韻.平聲.蕭韻》「蕭」字下收有「」一形,實即「」之古文,是亦「簫」之異體,而非「蕭」之異體。據此,「」可為「簫」之異體,當收。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彙音寶鑑.龠部.三十三畫》。
《中文大辭典.龠部》。
《彙音寶鑑.龠部.三十七畫》。
《類篇.龠部》。
《集韻.平聲.蕭韻》。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