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屋頂邊緣突出牆壁之所。如:「屋簷」、「房簷」。晉.陶淵明〈歸田園居〉詩五首之一:「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水滸傳》第四六回:「楊雄卻認得這人,姓時名遷,祖貫是高唐州人氏。流落在此,則一地裡做些飛簷走壁,跳籬騙馬的勾當。」
2. 覆蓋物體邊緣或突出之處。如:「傘簷」。唐.李商隱〈飲席代官妓贈兩從事〉詩:「新人橋上著春衫,舊主江邊側帽簷。」《遼史.卷五六.儀衛志二》:「或紗冠,制如烏紗帽,無簷,不擫雙耳。」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九畫.簷字》引〈齊高叡修寺廟碑〉。
《佛教難字字典.竹部》。
《廣韻.平聲.鹽韻》。
「檐」為「簷」之異體。「簷」字不見《說文》。澤存堂本《玉篇.竹部》:「簷:余廉切,屋簷,與檐同。」今楷定通作「簷」(《玉篇.竹部》)。「檐」字見《廣韻.平聲.鹽韻》曰:「檐:屋檐。簷:上同。」蓋「簷」之本字當作「檐」,惟後世通行「簷」,「檐」反而成為「簷」之異體字。據此,「檐」為「簷」之異體,可從。
#「檐」另兼正字。
《偏類碑別字.竹部.簷字》引〈唐文宣王廟新門記〉。
《康熙字典.爿部》。
(一)
「」為「簷」之異體。「簷」字不見《說文》。澤存堂本《玉篇.竹部》:「簷:余廉切,屋簷,與檐同。」今楷定通作「簷」(《玉篇.竹部》)。「」字見《康熙字典.爿部》曰:「:《集韻》余廉切,音鹽,本作檐,與簷同。」蓋「簷」或作「檐」,義符「竹」替換為「木」;再省則作「」,義符「木」替換為「爿」耳。據此,「」為「簷」之異體,可從。
(二)
=>「檐」之異體。
《宋元以來俗字譜.竹部》引〈古今雜劇〉等。
《偏類碑別字.竹部.簷字》引〈唐大泉寺三門記〉。
《中華字海.竹部》。
《宋元以來俗字譜.竹部》引〈三國志平話〉等。
「」為「簷」之異體。簷,《玉篇.竹部》:「簷,余廉切。屋簷。」《宋元以來俗字譜.竹部》引〈三國志平話〉〈目連記〉等「簷」作「」。《重訂直音篇.竹部》收「」字,注云同「簷」。按:簷字從竹、詹聲,依《異體字例》,凡「詹」形多作「」,故「」當為「簷」之異體字。
《偏類碑別字.竹部.簷字》引〈唐太宗書溫泉銘〉。
《偏類碑別字.竹部.簷字》引〈魏張猛龍碑〉。
《六朝別字記新編.修寺頌者》。
◎「」,今標準字體作「薝」。
《碑別字新編.十九畫.簷字》引〈魏奚真墓誌〉。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