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掆 |
释义 | 掆〔㧏〕 (一)gāng 《廣韻》古郎切,平唐見。 ①同「扛」。举;抬。《玉篇·手部》:「掆,舉。」唐顔師古《匡謬正俗》卷六:「或問曰:『吴楚之俗謂相對舉物為剛,有舊語否?』答曰:『扛,舉也。音江,或作𧢸。《史記》云項羽力能扛鼎。張平子《西京賦》云烏獲扛鼎,並是也。彼俗音訛,故謂扛為剛耳。既不知其義,乃有造掆字者,因為穿鑿也。」《南史·齊本紀上》:「疾患困篤者,悉掆移之。」明沈德符《野獲編·山人·山人愚妄》:「汝曰掆黄先生,其肩背且千古矣,尚敢索錢耶?」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二十七:「江夏王寳元反,乘八掆輿,手執絳麾幡,隨崔慧景至都。」 ②顶。《西遊記》第五十六回:「獃子慌了,往山坡下築了有三尺深,下面都是石脚石根,掆住鈀齒。」 (二)gàng 《廣韻》古浪切,去宕見。 扛,举。《廣韻·宕韻》:「掆,捎掆,舁也。出《字林》。」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