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蒿 |
释义 | 蒿 《説文》:「蒿,菣也。从艸,高聲。」 (一)hāo 《廣韻》呼毛切,平豪曉。宵部。 ①菊科蒿属植物。《爾雅·釋草》:「蘩之醜,秋為蒿。」郭璞注:「醜,類也。春時各有種名,至秋老成,皆通呼為蒿。」《詩·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蒿。」唐杜甫《無家别》:「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宋蘇軾《浣溪沙》:「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 ②远望。《莊子·駢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憂世之患。」陸德明釋文引司馬彪曰:「蒿目,亂也。」成玄英疏:「蒿,目亂也。」俞樾平議:「蒿乃𥉑之叚字。《玉篇·目部》:『𥉑,庾鞠切。目明又望也。』是𥉑為望視之貌。仁人之憂天下,必為之𥉑然遠望,故曰𥉑目而憂世之患。𥉑與蒿,古音相近,故得通用。」 ③通「耗」。消耗;枯竭。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小部》:「蒿,叚借為耗。」《國語·楚語上》:「若歛民利以成其私欲,使民蒿焉忘其安樂而有遠心,其為惡也甚矣。」韋昭注:「蒿,耗也。」陳瑑翼解:「蒿,耗同音。耗義為虚、為敗、為減。」唐柳宗元《憎王孫文》:「山之小草木,必凌挫折挽,使之瘁然後已。故王孫之居山恒蒿然。」 ④通「歊(xiāo)」。气蒸出貌。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小部》:「蒿,叚借為歊。」《禮記·祭義》:「其氣發揚于上為昭明,焄蒿悽愴。」鄭玄注:「蒿,謂氣烝出貌也。」 ⑤春秋齐邑名。在今山东省新泰市西北。《穀梁傳·桓公十五年》:「公會齊侯于蒿。」陸德明釋文:「蒿,《左氏》作『艾』,《公羊》作『鄗』。」阮元校勘記:「艾蒿同物也,蒿鄗同音也。」 ⑥姓。《廣韻·豪韻》:「蒿,姓,出《姓苑》。」 (二)gǎo 《集韻》古老切,上晧見。 同「稾」。谷类的茎秆。《集韻·晧韻》:「稾,《説文》:『稈也。』或作蒿。」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