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説文》:「祝,祭主贊詞者。从示,从人、口。一曰从兑省。《易》曰:『兑,為口為巫。』」段玉裁本作「从示,从儿、口。」按:郭沫若以为「祝」像跪而有所祷告之形。

(一)zhù 《廣韻》之六切,入屋章。沃部。

①祭祀时司祭礼的人,即男巫。《説文·示部》:「祝,祭主贊詞者。」《詩·小雅·楚茨》:「工祝致告,徂賚孝孫。」孔穎達疏:「工善之祝以此之故,於是致神之意以告主人。」《楚辭·招魂》:「工祝招君,背行先些。」王逸注:「男巫曰祝。」《禮記·曾子問》:「祫祭於祖,則祝迎四廟之主。」鄭玄注:「祝,接神者也。」后世称庙中司香火者为祝。《水滸全傳》第二回:「你可今晚先去分付廟祝,教他來日早些開廟門,等我來燒炷頭香。」

②祭神的祝祷词。《玉篇·示部》:「祝,祭詞也。」《海篇直音·示部》:「祝,饗神之辭也。」《漢書·武五子傳》:「為立禖,使東方朔枚皋作禖祝。」顔師古注:「祝,禖之祝辭。」《遼史·禮志一》:「皇帝、皇后詣天神、地祇位,致奠;閤門使讀祝訖,復位坐。」

③用言语向鬼神祈祷求福。《書·洛誥》:「王命作册,逸祝册。」孔穎達疏:「讀策告神謂之祝。」《史記·滑稽列傳》:「見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甌窶滿篝,汙邪滿車,五穀蕃熟,穰穰滿家。』」《新序·雜事一》:「一人祝之,一國詛之,一祝不勝萬詛,國亡,不亦宜乎?」《太平廣記》卷三百六十九引《廣異記》:「祝云:『汝是寃魂,可入相見;若是閑鬼,無宜相驚。』」又向人祝颂。如:祝你健康。《莊子·天地》:「華封人曰:『嘻,聖人!請祝聖人,使聖人壽。』」《戰國策·齊策二》:「犀首跪行,為千秋之祝。」《孽海花》第二十回:「純老生日,大家公祝。」

④嘱咐;请求。《正字通·示部》:「祝,丁寧也,請求之辭。」朱熹《與方伯謨書》:「千萬留意,至祝!至祝!」

⑤大;甚。《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火正曰祝融。」孔穎達疏引賈逵云:「祝,甚也;融,明也。」《史記·楚世家》:「帝嚳命曰祝融。」裴駰集解引虞翻曰:「祝,大;融,明也。」

⑥始。《釋名·釋親屬》:「祝,始也。」

⑦唤鸡声。《説苑·尊賢》:「猶舉杖而呼狗,張弓而祝雞矣。」《藝文類聚》卷九十一引《博物志》:「祝雞公養雞法,今世人呼雞云祝祝,起此也。」

⑧断;断绝。《廣雅·釋詁一》:「祝,斷也。」《正字通·示部》:「祝,斷絶。」《公羊傳·哀公十四年》:「子路死,曰:『噫,天祝予!』」何休注:「祝,斷也。」《列子·湯問》:「南國之人,祝髮而裸。」張湛注引孔安國《尚書》傳云:「祝者,斷截其髮也。」《華陽國志·先賢士女總讚》:「父母欲嫁,乃祝刀誓志而死。」

⑨通「屬」。编织。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孚部》:「祝,叚借為屬。」《詩·鄘風·干旄》:「良馬六之,素絲祝之。」傳:「祝,織也。」段玉裁小箋:「此謂假借。祝與織雙聲,而合音最近。」

⑩通「注」。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孚部》:「祝,叚借為注。」《周禮·天官·瘍醫》:「掌腫瘍、潰瘍、金瘍、折瘍之祝藥。」鄭玄注:「祝,當為注。」賈公彦疏:「祝,注也。注藥於瘡。」

⑪通「柷」。古乐器名。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孚部》:「祝,叚借為柷。」《濟陰太守孟郁修堯廟碑》:「鞀磬祝圉。」按:《詩·周頌·有瞽》作「鞉磬柷圉」。

⑫木名。《爾雅·釋木》:「祝,州木。」郝懿行義疏:「祝、州,古讀音同,字通……此祝,一名州木。」

⑬古国名。《史記·樂書二》:「封帝堯之後於。」《通志·氏族略二》:「周武王黄帝之裔于祝阿祝邱是其地。」

⑭姓。《通志·氏族略二》:「氏,姓。黄帝之後。周武黄帝之裔于……因氏焉。祝聃祝鮀祝龜。或云,祝史之後,以官為氏。又有叱盧氏,改為氏。」

(二)zhòu 《廣韻》職救切,去宥章。幽部。

诅咒。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六:「祝,《説文》作詶。詶,詛也。今皆作咒。」《集韻·宥韻》:「祝,詛也。或从口、从言。亦作詶。」《詩·大雅·蕩》:「侯作侯祝,靡届靡究。」傳:「作、祝,詛也。」《論衡·言毒》:「南郡極熱之地,其人祝樹樹枯,唾鳥鳥墜。」《文選·張衡〈西京賦〉》:「東海黄公,赤刀祝。」李善注引薛綜曰:「祝,音呪。」

(三)chù 《集韻》昌六切,入屋昌。沃部。

〔祝栗〕古国名。《爾雅·釋地》:「北至於祝栗。」郝懿行義疏:「祝栗者,《史記·周紀》:『封黄帝之後於。』《樂記》作『封帝堯之後於。』葢俱近,皆北極地名,疑祝栗也。氏正義以祝栗涿鹿之轉聲。《史記·黄帝紀》『邑於涿鹿之阿』也。」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9: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