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彻〕

《説文》:「徹,通也。从彳,从攴,从育。𢖉,古文徹。」罗振玉《增訂殷虚書契考釋》:「此从鬲从又,象手象鬲之形,蓋食畢而徹去之。書之𢖉从攴,殆从又之譌矣。卒食之徹,乃本義。訓通者,借義也。」

chè 《廣韻》丑列切,入薛徹。又直列切。月部。

①撤除;撤销。《左傳·宣公十二年》:「諸侯相見,軍衛不徹,警也。」杜預注:「徹,去也。」《淮南子·主術》:「史書其過,宰徹其膳。」范仲淹《太常少卿直昭文舘知廣州軍州事賈公昌齡墓誌銘》:「下車訪能吏,徹冗官。」

②拆除;毁坏。《廣雅·釋詁一》:「徹,壞也。」《詩·小雅·十月之交》:「徹我牆屋。」鄭玄箋:「徹毁我牆屋。」《楚辭·天問》:「何令徹彼社,命有殷國?」王逸注:「徹,壞也。」

③通;穿。《説文·攴部》:「徹,通也。」《左傳·成公十六年》:「潘尪之黨與養由基蹲甲而射之,徹七札焉。」杜預注:「一發達七札,言其能陷堅。」《論衡·紀妖》:「音中宫商之聲,聲徹於天。」《徐霞客遊記·閩遊日記》:「風雨徹旦,溪喧如雷。」

④通达;通晓。《説文·攴部》:「徹,通也。」《國語·周語中》:「若本固而功成,施徧而民阜,乃可以長保民矣,其何不徹?」韋昭注:「徹,達也。」《人物志·材理》:「質性警徹,權畧機捷,能理煩速,事理之家也。」《京本通俗小説·拗相公》:「精於數學,通天徹地。」

⑤清澈;透明。《晋書·盧循傳》:「双眸冏徹,瞳子四轉。」錢起《片玉篇》:「美人之鑑明且徹。」

⑥遍;满。《十六國春秋·後秦録·姚襄》:「伊水徹圍拒之,戰於伊水北,為所敗。」袁宏道《代青溪道士見招》:「青溪雪,萬頂千峯徹。」《鏡花緣》第一回:「紫氣毫光,徹於天地。」又彻底;完全。《五燈會元·浄慈彦充禪師》:「為人須為徹。」《西遊記》第二十二回:「你這弼馬温,徹是个急猴子!」

⑦尽;终了。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皮日休《初夏即事寄魯望》:「或看名畫徹,或吟閒詩成。」《警世通言·錢舍人題詩燕子樓》:「須臾彈徹韶音,抱胡琴侍立。」

⑧剥取。《詩·豳風·鴟鴞》:「徹彼桑土,綢繆牖户。」傳:「徹,剥也。」

朝的田税制度。《廣雅·釋詁二》:「徹,税也。」《論語·顔淵》:「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何晏注:「法什一而税謂之徹。」《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貢,人七十而助,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一也。」趙岐注:「家耕百畝者徹,取十畝以為賦。名雖異而多少同,故曰皆什一也。」《後漢書·陸康傳》:「夫十一而税,謂之徹。」

⑩治。《詩·大雅·公劉》:「度其隰原,徹田為糧。」傳:「徹,治也。」又《嵩高》:「王命召伯,徹申伯土田。」傳:「徹,治也。」鄭玄箋:「治者,正其井牧,定其賦税。」

⑪遵循。《爾雅·釋訓》:「不徹,不道也。」郭璞注:「徹,亦道也。」《詩·小雅·十月之交》:「天命不徹,我不敢傚。」傳:「徹,道也。」鄭玄箋:「言王不循天之政教。」

⑫列。《方言》卷三:「班、徹,列也。北曰班,東曰徹。」

⑬动;触动。《管子·弟子職》:「俯仰磬折,拼毋有徹。」尹知章注:「徹,動也。不得觸動他物也。」

⑭栅栏。《釋名·釋宫室》:「栅又謂之徹。」

⑮车迹。后作「轍」。《説文新附·車部》:「轍,車迹也。从車,徹省聲。本通用徹,後人所加。」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履部》:「徹,字亦作轍。」《老子》第二十七章:「善行無徹迹。」《漢書·文帝紀》:「故遣使者冠蓋相望,結徹于道,以諭朕志于單于。」顔師古注引韋昭曰:「使車往還,故徹如結也。」又指两轮间的距离。《周禮·考工記·車人》:「徹廣六尺,鬲長六尺。」賈公彦疏:「徹廣六尺者,不與四馬車八尺者同。」

⑯姓。《萬姓統譜·屑韻》:「徹,徹里徐州人,曾祖太赤太祖中原,為馬步軍都元帥。」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3: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