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宜 |
释义 | 宜 《説文》:「宜,所安也。从宀之下,一之上,多省聲。𡪀,古文宜。㝖,亦古文宜。」商承祚《説文中之古文考》:「宜与俎為一字。」「甲骨文、金文皆象肉在俎上之形。」 yí 《廣韻》魚羈切,平支疑。歌部。 ①菜肴。《爾雅·釋言》:「宜,肴也。」邢昺疏:「謂肴饌也。李巡曰:『飲酒之肴也』。」又指烹调菜肴。《詩·鄭風·女曰雞鳴》:「弋言加之,與子宜之。」鄭玄箋:「所弋之鳧鴈,我以為加豆之實,與君子共肴也。」 ②祭名。祭祀土地之神。《爾雅·釋天》:「起大事,動大衆,必先有事乎社而後出,謂之宜。」邢昺疏:「其祭之名,謂之為宜。」《書·泰誓上》:「類于上帝,宜于冢土。」孔傳:「祭社曰宜。」《禮記·王制》:「天子將出,類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禰。」鄭玄注:「類、宜、造,皆祭名,其禮亡。」《資治通鑑·隋煬帝大業八年》:「宜社於南桑乾水上,類上帝於臨朔宫南。」 ③适宜的事。《爾雅·釋詁上》:「宜,事也。」《禮記·月令》:「天子乃與公卿大夫共飭國典,論時令,以待來歲之宜。」三國魏嵇康《述志詩二首》之一:「悠悠非我匹,疇肯應俗宜。」宋蘇軾《擬進士對御試策》:「方今之弊,可謂衆矣!救之之道,必有本末,所施之宜,必有先後。」 ④相称;适当。《玉篇·宀部》:「宜,當也。」《詩·鄭風·緇衣》:「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為兮。」朱熹注:「宜,稱。」《吕氏春秋·當賞》:「主之賞罰爵禄之所加者宜,則親疏遠近賢不肖,皆盡其力而以為用矣。」高誘注:「宜,猶當也。」朱自清《看花》:「东墙下有三间净室,最宜喝茶看花。」 ⑤应当;应该。《詩·邶風·谷風》:「黽勉同心,不宜有怒。」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不宜妄自菲薄。」《元史·王利用傳》:「酒宜節飲,財宜節用。」 ⑥副词。 ⑦连词。 ⑧助词。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五:「宜,助語詞也。《詩·螽斯》曰:『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宜爾子孫』,爾子孫也。」晋木華《海賦》:「其為廣也,其為怪也,宜其為大也,爾其為狀也。」 ⑨古州名。《集韻·支韻》:「宜,州名。」 ⑩姓。《廣韻·支韻》:「宜,姓。出《姓苑》。」《通志·氏族略四》:「宜氏,隋西南夷有宜繒、宜林。《左傳》陳大夫宜咎。」《續通志·氏族略六》:「宜,元宜桂可,博通經史。」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