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潑 |
释义 | 潑〔泼〕 (一)pō 《集韻》普活切,入末滂。 ①液体倒掉时使散开。《集韻·末韻》:「潑,弃水也。」《字彙·水部》:「潑,澆潑。注曰澆,散曰潑。總曰棄水。」唐白居易《想東遊五十韻》:「菡萏紅塗粉,菰蒲緑潑油。」宋蘇軾《雪後書北臺壁二首》之一:「黄昏猶作雨纖纖,夜静無風勢轉嚴。但覺衾裯如潑水,不知庭院已堆鹽。」明郎瑛《七修類稿·辯證類·沈王二畫》:「其畫樹木多着烟靄之態,勢如潑墨,而無四面枝幹叢生疎密之意。」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第二章:「但到底是瓢泼大雨,还是牛毛细雨呢?」 ②水漏出。《玉篇·水部》:「潑,水漏也。」 ③东西从倾斜或翻倒的容器里泻出。《儒林外史》第十回:「陳和甫嚇了一驚,慌立起來,衣袖又把粉湯碗招翻,潑了一桌。」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四章:「慢点嘛,看把豆瓣打泼了。」 ④耀;照映。宋蘇軾《送陳睦知潭州》:「白鹿泉頭山月出,寒光潑眼如流汞。」宋陸游《霜寒不能出户偶書》:「篝火烘裘暖,油窗潑眼明。」 ⑤泡(茶)。唐張又新《煎茶水記》:「至嚴子灘,溪色至清,水味至冷,家人輩以陳黑壞茶潑之,皆至芳香;又以煎佳茶,不可名其鮮馥也。」《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老婆婆請小官人於中間坐下,自己陪坐,唤老婢潑出一盞熱騰騰的茶,將托盤托將出來。」 ⑥漫,形容极大。《古今小説·沈小霞相會出師表》:「聞氏哭倒在地,口稱潑天寃枉。」明佚名《白兔記·訪友》:「自家姓劉,名暠,字智遠,本貫徐州沛縣沙陀村人氏。自幼父親早喪,隨母改嫁,把繼父潑天家業,盡皆花費。」《水滸續集》第三回:「扈成道:『師父有此潑天本事,在登州受楊戡鈐制,也幹不得甚麽事業。』」 ⑦淹死。《警世通言·樂小舍𢬵生覓偶》:「至有不識水性深淺者,學弄潮,多有被潑了去,壞了性命。」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江南二·坊廂賦役》:「至是傾敗相繼,自經自潑者日聞,而民不堪命矣。」 ⑧蛮横不讲理。《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你是婆婆,如何不管?儘着他放潑,像甚模樣?被人家笑話!」《紅樓夢》第八十回:「他雖不敢還手,便也撒潑打滚,尋死覓活。」清韓子雲《海上花》第一回:「見當前之媚於西子,即可知背後之潑於夜叉。」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两公婆在刘雨生面前扭打起来,女人的巴巴头都给扯散了,发起泼来。」 ⑨泼辣,无所顾忌。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俺孩兒好寃屈,不覩事下牢獄,割捨了待潑做,告都堂訴省部,撅皇城打怨鼓,見鑾輿便唐突。」明佚名《照世杯·走安南玉馬换猩絨》:「倒放潑了膽子,着實用工窺望一番。」茅盾《子夜》八:「做公债投机,全靠一字诀:泼!比方你做多头,买进十万裁兵,交割下来,你蚀光了;好!你再买进二十万,——就要这么滚上去干!」 ⑩胡乱。宋郭應祥《鵲橋仙·丁卯七夕》:「獨憐詞客與詩人,費多少閒言潑語。」元佚名《九世同居》第二折:「(貢官云)只有十八般武藝,偏你十九般,那一般呢?(李柰云)我會打筋斗。(貢官云)這廝潑説,且一壁有者。」 ⑪蔑称或骂词。犹「卑贱」、「坏」、「可恶」。宋吴自牧《夢粱録·諸庫迎煮》:「雖貧賤潑妓,亦須借備衣裝首飾,或托人雇賃,以供一時之用。」元岳伯川《鐵拐李》第一折:「(正末云)呸,你看我悔氣,連日接新官不着,來家吃飯,又被這潑先生駡我是没頭鬼。」元佚名《寃家債主》第一折:「引着些箇潑男潑女相抉策。」《西遊記》第二回:「猴王喝道:『這潑魔這般眼大,看不見老孫!』」 ⑫谦辞;贬词。犹「贱」、「穷苦」。元楊景賢《劉行首》第一折:「我這般窮身潑命誰瞅問,蓬頭垢面粧癡鈍。」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三折:「我其實可便顧不得你這窮親潑故。」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四折:「每日價煩煩惱惱,孤孤另另,少不得厭煎成病,斷送了潑殘生。」明劉兑《嬌紅記》:「(卜云)你哥哥嫂嫂,一家兒都好麽?」(末唱)都只守着潑家私,閑過遣。」 ⑬量词。相当于「番」。《俗呼小録》:「雨一番一起為一潑。」《四川谚语·农业生产·作物栽培》:「头泼金,二泼银,三泼四泼少收成。」原注:「指栽红苕的次数。栽得早,收成才好。」 ⑭副词。表示程度,相当于「很」、「十分」。明湯顯祖《牡丹亭·驚夢》:「無奈高堂,唤醒紗窗睡不便。潑新鮮冷汗粘煎。」又《邯鄲記·驕宴》:「饅頭摩的光泛,線麵打得條直。千層起的潑鬆,八珍配得整飭。」 (二)bō 〔潑潑〕鱼摆尾貌;盛貌。《吕氏春秋·季春紀》「薦鮪于寢廟」漢高誘注:「《詩》曰:『鱣鮪潑潑。』」按:《詩·衛風·碩人》作「鱣鮪發發」,毛傳:「發發,盛貌。」陸德明釋文引馬云:「魚著罔尾發發然。」宋范仲淹《臨川羡魚賦》:「潑潑晴波,在彼中河。可以登庖為籩豆之俎,可以昇鼎俟鹽梅之和。」清盧文弨《過汪丈津夫(鑒)梅津草堂》:「溪魚潑潑迎新漲,更欲乘間拂釣磯。」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