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潤 |
释义 | 潤〔润〕 《説文》:「潤,水曰潤下。从水,閏聲。」 rùn 《廣韻》如順切,去稕日。真部。 ①滋润,使不干枯。《説文·水部》:「潤,水曰潤下。」《廣雅·釋詁二》:「潤,漬也。」《易·繫辭上》:「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唐杜甫《春夜喜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赵树理《传家宝》:「小娥见她动了气,赶紧劝她,又给她倒了碗水叫她润一润喉咙。」 ②潮湿;湿润。《廣雅·釋詁一》:「潤,溼也。」《墨子·辭過》:「室高足以辟潤濕,邊足以圉風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漢王褒《洞簫賦》:「吸至精之滋熙兮,禀蒼色之潤堅。」宋王安石《送張宣義之官越》:「土潤箭萌美,水甘茶串香。」《清史稿·河渠志四》:「伊犂土田肥潤,可耕之地甚多。」 ③雨水。也指云气。《後漢書·鍾離意傳》:「而比日密雲,遂無大潤。」李賢注:「《易》曰:『密雲不雨,自我西郊。』」三國魏曹植《吹雲贊》:「吹雲吐潤,浮氣蓊鬱。」 ④光滑细腻;有光泽。《廣韻·稕韻》:「潤,潤澤也。」《荀子·勸學》:「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文選·左思〈吴都賦〉》:「碕岸為之不枯,林木為之潤黷。」李善注:「潤,膩也。」宋王安石《和耿天騭以竹冠見贈四首》之三:「玉潤金明信好冠,錯刀剜出蘚紋乾。」《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寳箱》:「兩彎眉畫遠山青,一對眼明秋水潤。」 ⑤修饰;使有光彩。《廣雅·釋詁二》:「潤,飾也。」《論語·憲問》:「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脩飾之,東里子産潤色之。」朱熹集注:「潤色,謂加以文采也。」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昔丁敬禮常作小文,使僕潤飾之。」《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四》:「出西門,見門内有新潤之房,頗麗。」 ⑥恩惠。《淮南子·泰族》:「堯治天下,政教平,德潤洽。」《北史·源賀傳附源懷》:「案守宰犯罪,逃走者衆,禄潤既優,尚有茲失。」 ⑦财物。《易林·益之巽》:「天地閉塞,仁智隱伏,商旅不行,利潤難得。」明張煌言《答曹雲林監軍書》:「徐兄適會弟子阮途,勿克稍為分潤,何梁伯鸞偏遇范萊蕪乎?一笑。」徐珂《清稗類鈔·藝術類》:「(棨)性高介而慷慨,有假達官貴人之名以重潤勒繪者,輒卻之。」郭沫若《漂流三部曲·十字架》:「余钱积聚得三五年,已尽有中人之产,更何况将来的薪水还可望增加,薪水之外还可以弄些外润。」 ⑧使得到好处;扶助。《廣雅·釋詁一》:「潤,益也。」王念孫疏證:「潤者,《大學》云:『富潤屋,德潤身。』是潤為益也。餘分之月謂之閏,義亦同也。」《漢書·路温舒傳》:「桓、文扶微興壞,尊文、武之業,澤加百姓,功潤諸侯。」元姚守中《粉蝶兒·牛訴寃》:「他道我潤國於民,受千辛萬苦。」《清朝野史大觀·清人逸事》:「伍之家長謂之曰:『汝來殊不幸,不能有以潤汝,姑住此可也。』」 ⑨书法术语。指神韵饱满。唐張彦遠《法書要録》卷六载竇𦤌《述書賦下》:「李將軍世稱高絶,淵微已過;薛少保時許美潤,合極不如。」竇蒙釋:「(字格)潤,旨趣調暢曰潤。」 ⑩水名。淮河支流。在今安徽省西北部。发源于临泉县,东南流至润河集入淮。今称润河。《水經注·淮水》:「淮水又東北,左會潤水。水首受富陂,東南流,為高塘陂。」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江南三·潁州》:「潤河,(潁上)縣西南四十里,自潁州(今安徽省阜阳市)流入境,注於淮河。」 ⑪古州名。《玉篇·水部》:「潤,州名。」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