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鬼 |
释义 | 鬼 《説文》:「鬼,人所歸為鬼。从人,象鬼頭。鬼陰氣賊害,从厶。𩲚,古文从示。」按:甲骨文、金文或从示或从戈或从攴,多用为「鬼方」之「鬼」。 guǐ 《廣韻》居偉切,上尾見。微部。 ①迷信者以为人死后离开形体而存在的精灵。《正字通·鬼部》:「鬼,人死魂魄為鬼。」《易·睽》:「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墨子·節葬下》:「(輆沭之國)其大父死,負其大母而棄之,曰:『鬼妻不可與居處。』」唐杜甫《兵車行》:「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②祖先。《論語·為政》:「非其鬼而祭之,諂也。」何晏注:「鄭曰:『人神曰鬼,非其祖考而祭之者,是諂求福。』」劉寶楠正義:「非其鬼為非祖考。」《禮記·祭法》:「王立七廟,一壇一墠。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曰顯考廟、曰祖考廟,皆月祭之。遠廟為祧,有二祧,享嘗乃止。去祧為壇,去壇為墠。壇墠,有禱焉祭之,無禱乃止。去墠曰鬼。諸侯立五廟,一壇一墠。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皆月祭之。顯考廟、祖考廟,享嘗乃止。去祖為壇,去壇為墠。壇墠,有禱焉祭之,無禱乃止。去墠為鬼。大夫立三廟二壇。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享嘗乃止。顯考、祖考無廟,有禱焉,為壇祭之。去壇為鬼。適士二廟一壇。曰考廟、曰王考廟,享嘗乃止。顯考無廟,有禱焉,為壇祭之。去壇為鬼。官師一廟,曰考廟。王考無廟,而祭之。去王考為鬼。庶士庶人無廟,死曰鬼。」 ③万物的精灵。《詩·小雅·何人斯》:「為鬼為蜮,則不可得。」《論衡·訂鬼》:「鬼者物也,與人無異。天地之間,有鬼之物,常在四邊之外,時往來中國,與人雜廁。」唐杜甫《移居公安山舘》:「山鬼吹燈滅,廚人語夜闌。」 ④喻隐秘不测。《韓非子·八經》:「故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旧注:「如鬼之陰密。」陈奇猷校注:「人字疑為術字之誤……鬼乃隱密不可捉摸者,故以鬼為喻。」 ⑤不可告人的打算和计谋。《紅樓夢》第七十二回:「(司棋)心内懷着鬼胎,茶飯無心,起坐恍惚。」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阳奉阴违,口是心非,当面说得好听,背后又在捣鬼。」 ⑥蔑称。《世説新語·方正》:「我父祖名揚海内,寧有不知?鬼子敢爾!」清柴萼《庚子紀事》:「洋人謂之鬼,洋錢謂之鬼鈔,洋炮謂之鬼銃。」茅盾《春蚕》:「全家中就只有他才不相信那些鬼禁忌。」 ⑦沉迷于不良嗜好及患病已深的人。如:烟鬼;酒鬼;赌鬼;肺痨鬼。 ⑧敏慧、狡黠。《方言》卷一:「虔、儇,慧也……自關而東,趙、魏之間謂之黠,或謂之鬼。」《廣雅·釋詁一》:「鬼,慧也。」《金瓶梅》第二十回:「就是你這小狗骨秃兒的鬼,你幾時往後邊去?就來哄我。」杨朔《三千里江山》:「你觉着你鬼,我比你还鬼。咱们看看谁鬼的过谁去!」《高玉宝·上工》:「谁有这小兔羔子长得鬼,他想吃我的饭念他的书呢。」 ⑨昵称。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三折:「你個小鬼頭春心兒動也。」鲁迅《呐喊·社戏》:「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十一回:「秀女儿突然跑进来,使杨英惊喜得叫了起来:『哎呀,这鬼,是你呀!』」 ⑩远。《集韻·尾韻》:「鬼,遠也。」《文選·班固〈典引〉》:「仁風翔乎海表,威靈行乎鬼區。」李善注:「蔡邕曰:『鬼區,絶遠之區也。』」 ⑪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的第二宿。有微弱的星四颗。《通志·天文略一》:「鬼四星,册方似木櫃,中央白者積尸氣,鬼上四星是爟位。」明湯顯祖《牡丹亭·言懷》:「論星宿,連張帶鬼。」 ⑫姓。《正字通·鬼部》:「鬼,姓。」《史記·封禪書》:「黄帝得寶鼎宛朐,問於鬼臾區。」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