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湘 |
释义 | 湘 《説文》:「湘,水。出零陵陽海山,北入江。从水,相聲。」 xiāng 《廣韻》息良切,平陽心。陽部。 ①水名。今名湘江。湖南省最大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海洋山西麓。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衡阳市、湘潭市、长沙市等市,至湘阴县芦林潭入洞庭湖。《説文·水部》:「湘,水。出零陵陽海山,北入江。」《漢書·地理志下》:「(長沙國)泥水西入湘,行七百里,莽曰聲鄉。」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湖廣一·湘水》:「湘水出廣西興安縣南九十里之海陽山。其初出處曰靈蕖,流五里,分為二派:流而南者曰漓水,流而北者曰湘水。」《楚辭·離騷》:「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敶詞。」王逸注:「沅、湘,水名。」唐杜牧《春日寄許渾先輩》:「薊北雁初去,湘南春又歸。」宋蘇轍《黄州快哉亭記》:「南合沅、湘,北合漢、沔。」 ②山名。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一名君山。又称洞庭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湖廣三·岳州府》:「君山,在(岳州)府西南十五里洞庭湖中,一名湘山……山方六十里,狀如十二螺髻,亦名洞庭山。」《史記·五帝本紀》:「(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曰:「湘山一名艑山,在岳州巴陵縣南十八里也。」 ③古州名。晋永嘉初置,治今湖南省长沙市,隋改为潭州,明改长沙府。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湖廣六·長沙府》:「永嘉初置湘州于此……皆治長沙國。齊改國為郡,梁、陳仍舊。隋平陳,廢郡,改曰潭州……明初改潭州府,洪武五年,又改長沙府。」 ④湖南省的简称。因湘水纵贯省境而得名。如:湘绣;湘剧;湘妃竹;湘、赣革命根据地。 ⑤通「鬺(shāng)」。烹煮。《詩·召南·采蘋》:「于以湘之,維錡及釜。」毛傳:「湘,亨也。」馬瑞辰通釋:「《廣雅》云:『鬺,飪也。』……毛公以『湘』為『鬺』之假借,故訓為『亨』;三家《詩》多以本字易經文,故《韓詩》直作『鬺』。」宋蘇軾《元脩菜》:「是時青裙女,採擷何怱怱;烝之復湘之,香色蔚其饛。」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