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説文》:「畬,三歲治田也。《易》曰:『不葘畬田。』从田,余聲。」按:王筠《説文句讀》据徐鍇《韻譜》改「三」作「二」。

(一)yú 《廣韻》以諸切,平魚以。又《集韻》羊茹切。魚部。

开垦过二三年的田地。《爾雅·釋地》:「田,一歲曰菑,二歲曰新田,三歲曰畬。」郝懿行義疏:「畬者,田和柔也。孫炎曰:畬,和也,田舒緩也。葢治田三歲,則陳根悉拔,土脈膏肥……《禮·坊記》注:『二歲曰畬,三歲曰新田。』《易》釋文引《説文》亦云『一歲治田也』,竝與《爾雅》、《毛傳》不合,葢異説也。」《詩·周頌·臣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

(二)shē 《廣韻》式車切,平麻書。魚部。

①用刀耕火种的方法种田。《廣韻·麻韻》:「畬,燒榛種田。」《集韻·麻韻》:「畬,火種也。」《易·无妄》:「不耕穫,不菑畬。」元稹《酬樂天得微之詩知通州事因成四首》之一:「沙含水弩多傷骨,田仰畬刀少用牛。」范成大《勞畬耕詩序》:「畬田,峽中刀耕火種之地也。春初斫山,衆木盡蹶。至當種時,伺有雨候,則前一夕火之,藉其灰以糞。」

②刀耕火种的田地。劉禹錫《竹枝詞九首》之九:「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王禹偁《謫居感事》:「畬烟濃似瘴,松雪白如梨。」《農政全書·田制·田制篇》:「耕畬元不用牛犂,短鍤長鑱皆佃器。」

③我国少数民族名。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今作「畲」。《宋史·忠義傳六·張世傑》:「(張世傑)自將陳弔眼許夫人兵攻蒲壽庚,不下。」胡耐安《中国民族志·苗傜族系·畬民》:「民,一称客,又称民或民。畬一作輋,又通作畬,或别作畲。旧称畬傜畬蛮。畬字训义『烧榛种田』(火耕),亦即『刀耕火种』的耕种方法,亦可解释为『种山的人』。是同族,实可说的分支。」

④姓。徐珂《清稗類鈔·姓名類》:「客之姓,以為同姓,同姓亦可以結婚。」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0: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