𦍩
同「羖」。《干禄字書·上聲》:「𦍩」,同「羖」。《北史·黨項傳》:「織犛牛尾及𦍩䍽毛為屋,服裘褐,披氈為上飾。」《續資治通鑑·宋寧宗嘉泰四年》:「李曼初舉兵,視蒙古兵若𦍩䍽羔兒,意謂蹄皮亦不留。」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