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泯 |
释义 | 泯 《説文新附》:「泯,滅也。从水,民聲。」 (一)mǐn 《廣韻》武盡切(《集韻》弭盡切),上軫明。又彌鄰切。真部。 ①消灭;消失。《爾雅·釋詁上》:「泯,盡也。」《説文新附·水部》:「泯,滅也。」《廣韻·真韻》:「泯,没也。」《詩·大雅·桑柔》:「亂生不夷,靡國不泯。」毛傳:「泯,滅也。」《後漢書·崔琦傳》:「家國泯絶,宗廟燒燔。」遼李仲宣《祐唐寺𠛝建講堂碑》:「僧室東北隅巖下有澄泉,恍惚之間,見千僧洗鉢,瞬息而泯。」郭沫若《访日杂咏·宿春帆楼》:「晨辉一片殷勤意,泯却无边恩与仇。」 ②昏乱;淆乱。《玉篇·水部》:「泯,泯泯,亂也。」《字彙·水部》:「泯,昏也。」清鄭珍《説文新附考》卷五:「泯,《説文》『怋,怓也』,『怓,亂也』。怋即古泯字。《書·吕刑》『泯泯棼棼』,偽孔傳以『泯泯』為『亂』解之,義與古合,字則從俗。」《書·康誥》:「天惟與我民彝大泯亂。」王引之述聞:「泯,亦亂也。」《論衡·偶會》:「伯魯命當賤,知慮多泯亂也。」 ③混合;混淆。《莊子·在宥》「當我,緡乎」唐陸德明釋文:「緡,郭音泯。泯合也。」唐白居易《和知非》:「禪能泯人我,醉可忘榮悴。」宋陳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泯其喜怒哀樂,雜其是非好惡,而用依違以為仁,戒喻以為義,牢籠以為禮,關防以為智。」黄侃《論聲韻條例古今同異上》:「至于錢竹汀,音學之魁碩也,能知古無舌上,為一大發明矣;而云古舌、齒互通,泯五聲之大介。」 ④水貌。《廣韻·軫韻》:「泯,水皃。」 (二)miàn 《集韻》䁕見切,去霰明。 〔泫泯〕含混。也作「泫湣」、「眩湣」。《集韻·霰韻》:「湣,泫湣,混合也。亦省(作泯)。」参见「泫(xuàn)」。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