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骨。《說文解字.骨部》:「骭,骹也。」《廣韻.去聲.諫韻》:「骭,脛骨。」《淮南子.卷二.俶真》:「明於生死之分,達於利害之變,雖以天下之大,易骭之一毛,無所(概)於志也。」漢.高誘.注:「骭,自膝以下,脛以上也。」《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列傳上.南詔列傳上》:「衣青布短褲,露骭。」
〔關鍵文獻〕
《玉篇.足部.字》。
《集韻.去聲.翰韻》。
《字彙.足部》。
「」為「骭」之異體。《說文.骨部》:「,骹也,從骨干聲。」而《玉篇.足部》則見「」,謂與骭同。《集韻.去聲.翰韻》及〈諫韻〉,皆以為骭之或體,《字彙.足部》、《正字通.足部》,皆以其為骭之或體。蓋骭為脛骨,骨之類故從骨,而在足部故又從足,形符雖異而實相通,故有此或體,當予以收錄。
《玉篇.骨部.字》。
《字彙.骨部》。
《龍龕手鑑.骨部》。
《漢語大字典.骨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