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長出、生長。如:「生出一對角。」詩經.大雅.卷阿:「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❷生產、生育。詩經.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唐.白居易.長恨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❸發生、產生。如:「生病」、「生效」、「橫生枝節」。左傳.成公二年:「義以生利,利以平民。」唐.杜甫.愁詩:「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 ❹生存、活存。如:「置之死地而後生」。 ❺製造、新創。如:「惹事生非」、「你又生出新花樣來了。」 ❶生存、生活。如:「起死回生」、「忍辱偷生」。論語.顏淵:「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❷量詞。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❸生命。如:「輕生」、「餘生」。 ❹泛指生物。如:「眾生」、「群生」、「放生」。 ❺生計。如:「謀生」、「無以為生」。 ❻讀書人稱為「生」。如:「書生」、「儒生」。 ❼學習者、門徒。如:「生徒」、「門生」、「師生」、「學生」。 ❽戲劇裡的腳色名稱。如:「小生」、「老生」、「武生」。 ❾姓。如明代有生用和。 ❿二一四部首之一。 ❶果實尚未成熟。如:「這個番石榴太生了,不能吃。」 ❷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飯」。 ❸罕見、不熟悉。如:「生人」、「面生」、「生手」、「生字」。 ❹沒有加工或鍛鍊過的。如:「生鐵」。 ❶很、甚。如:「生怕」、「生恐」。唐.劉采春.囉嗊曲六首之一:「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❷強迫。如:「生拉硬扯」。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把三個未發跡小秀士,生扭做吃勘問死囚徒。」 語助詞,無義。儒林外史.第七回:「況我看見你不喜我這煩劇的事,怎生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