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迫近。三國.魏.曹植.箜篌引:「盛時不可再,百年忽我遒。」文選.潘岳.秋興賦:「悟時歲之遒盡兮,慨俛首而自省。」 ❷聚集。詩經.豳風.破斧:「周公東征,四國是遒。」左傳.成公二年:「布政優優,百祿是遒。」 ❸終、盡。文選.班固.答賓戲:「說難既遒,其身乃囚。」宋.陸游.北望感懷詩:「大事竟為朋黨誤,遺民空歎歲時遒。」
剛健、強勁有力。三國志.卷二十一.魏書.王粲傳:「公幹有逸氣,但未遒耳。」宋.陸游.江樓醉中作詩:「淋漓百榼宴江樓,秉燭揮毫氣尚遒。」
〔關鍵文獻〕
《正字通.辵部》。
「」為「遒」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辵部》云:「,迫也。從辵酉聲。,或從。」是《說文》已收錄「」字,「」字為其重文。後代字書如《正字通》,反收「」為領頭字,收「」為重文。《正字通.辵部》云:「。本字。」今教育部正字表亦收「遒」為正,「遒」即「」字。若依文獻,「」可收為異體。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