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摹仿。如:「東施效顰」、「上行下效」。《說文解字.攴部》:「效,象也。」《漢書.卷一○.成帝紀》:「吏民慕效,寖以成俗,而望百姓儉節,家給人足,豈不難哉?」唐.王勃〈滕王閣序〉:「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2. 致送、奉獻。如:「效勞」、「效力」、「效忠」。《韓非子.五蠹》:「獻圖則地削,效璽則名卑。」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誠欲效其款款之愚。」 3. 功用。如:「功效」、「藥效」、「見效」。《淮南子.脩務》:「夫聖人之心,日夜不忘於欲利人,其澤之所及者,效亦大矣。」《紅樓夢》第一一回:「今日頭眩的略好些,別的仍不見怎麼樣大見效。」 4. 徵驗、證明。《淮南子.脩務》:「哭者,悲之效也。」漢.王充《論衡.雷虛》:「夫論雷之為火有五驗,言雷為天怒無一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