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咬、吃。如:「吞噬」。《說文解字.口部》:「噬,啗也。」《左傳.哀公十二年》:「國狗之瘈,無不噬也。」晉.杜預.注:「噬,齧也。」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
2. 侵吞、侵佔。唐.狄仁傑〈檄告西楚霸王文〉:「自祖龍御宇,橫噬諸侯。」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口部》。
《漢語大字典.口部》。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噬字》引〈魏元融墓誌〉。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霽韻.噬字》引〈唐邠國公功德銘〉。
《偏類碑別字.口部.噬字》引〈齊泉城王劉悅墓誌〉。
《偏類碑別字.口部.噬字》引〈唐張玄弼墓誌〉。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噬字》引〈唐張玄弼墓誌〉。
《廣碑別字.十六畫.噬字》引〈唐郭寶墓誌〉。
《漢語大字典.齒部》。
《十三經注疏.禮記.曲禮上》。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