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草繩或竹片編製之盛物器具。如:「畚箕」、「畚斗」。《公羊傳.宣公六年》:「趙盾已朝而出,與諸大夫立於朝,有人荷畚。」
2. 用畚箕撮取東西。如:「畚土」、「畚草」。《宋史.卷四五九.隱逸列傳下.蘇雲卿》:「披荊畚礫為圃,藝植耘芟,灌溉培壅,皆有法度。」
3. 量詞。以畚計量之單位。《宋史.卷四五六.孝義列傳.江白》:「每覆一畚,必三遶墳,號而後去。」
〔關鍵文獻〕
《字彙.大部》。
「」為「畚」之異體。《說文解字.由部》:「、屬,蒲器也。所以盛穜,從甾弁聲。」《字彙.大部》:「、布袞切,音本,蒲器,所以盛種。俗作。」按:乃《說文》本字,而畚乃之訛字,今以訛字畚為正體,故以為「畚」之異體。
《龍龕手鑑.大部》。
《中華字海.大部》。
《正字通.大部》。
《中文大辭典.大部》。
《龍龕手鑑.厶部》。
「」為「畚」之異體。《說文解字.由部》:「、屬,蒲器也。所以盛穜,從甾弁聲。」《龍龕手鑑.厶部》:「畚,音本、同。」《龍龕手鑑.厶部》:「、。音本、草器,小筐也。」《字彙.大部》:「、布滾切,音本,草器,小筐名。亦作。」按:為畚之異體、又為之異體,故定作「畚」之異體。
《重訂直音篇.卷三.田部》。
《字彙補.大部》。
《中文大辭典.木部》。
顧氏補刊本《集韻.上聲.混韻》。
《龍龕手鑑.田部》。
《類篇.部》。
《廣韻.上聲.混韻》。
「」為「畚」之異體。《說文解字.由部》:「、屬。蒲器也。所以盛穜。從甾弁聲。」《廣韻.上聲.混韻》:「畚,草器。,上同。」《字鑑.上聲.混韻》:「、布袞切。《說文》:『蒲器,屬。所以盛種。從甾缶之甾,弁聲。亦作,由偏旁甾字,俗下從由作,誤。」按:為「畚」之或字,故定作「畚」之異體。
《康熙字典.田部》。
《漢語大字典.田部》。
《字彙補.田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