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4013A04013A04013A04013A04013
字號A04013正字 - 06 - 13 
說文釋形,足踵也。从足,聲。,跟或从止。(古痕切)
注音ㄍㄣ
漢語拼音gēn
釋義

1.  腳後部。《說文解字.足部》:「跟,足踵也。」焦延壽《易林卷一○蹇之革》:「頭癢搔,無益於疾。」《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匡超人將被單拿來,在太公腳跟頭睡。」

2.  鞋子之後部。如:「鞋跟」。《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高深履,踱來一似龜行。」

3.  隨行、隨侍。《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舉人先走,胡屠戶和鄰居跟在後面。」《紅樓夢》第四三回:「我茗煙跟二爺這幾年,二爺的心事我沒有不知道的。」

4.  當介詞:

(1)   和、與。《儒林外史第一九回:「潘三叫郝老二:『我家去。』」歧路燈第六回:「五位客各家人到了,序齒而坐,潛齋、孝移相陪,杯觥交錯。」

(2)   對、向。《負曝閑談第三回:「昨天晚上沈金標說的話,原是拚死吃河豚的意思,哪裡知道果不期然把他架弄上了,他又是苦,又是恨,又是怕,又是急。」

A04013
A04013-001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止部.跟字》。

《集韻.平聲.痕韻》。


注音 ㄍㄣ
漢語拼音 gē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跟」之異體。跟,《說文解字.足部》:「,足踵也。從足,A02773-002聲。,跟或從止。」《玉篇.足部》跟下云:「亦作。」《廣韻.平聲.痕韻》收「」字,以為同「跟」字。《集韻.平聲.痕韻》「跟」下云:「《說文》足踵也。或從止。」《字彙.止部》「」下云:「同跟。」按:依《說文》跟下注語,「」為「跟」之或體楷化字形,故「」當為「跟」之異體字。

A04013
A04013-006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足部》。


注音 ㄍㄣ
漢語拼音 gēn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跟」之異體。《說文解字.足部》:「,足踵也。從足A02773-002聲。古痕切。,跟或從止。」《正字通.足部》:「跟,古亨切,音。《說文》:『足踵也。』俗謂隨行曰。本作,篆作,重文從止作。」按為跟之重文,故今定作「跟」之異體。

A04013
A04013-002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痕韻》。

《彙音寶鑑.巾上平聲》。


#「N00016」另兼正字。

注音 ㄍㄣ #ㄏㄣˊ
漢語拼音 gēn #hé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跟」之異體。跟,《說文解字.足部》:「,足踵也。從足,A02773-002聲。,跟或從止。」《集韻.平聲.痕韻》「跟」二字下云:「足後也。或從肉。」《康熙字典.肉部》「」下云:「《集韻》胡恩切。音痕。足後也。」《彙音寶鑑.巾上平聲》下云:「足後也。同跟字。」音ㄍㄣ。《中文大辭典.肉部》、《漢語大字典.部》「」下都以為同「跟」字,音ㄏㄣˊ。按:當為從肉、艮聲,與「跟」聲符相同,為後起形聲字。依文獻所載,「」當為「跟」之異體字。


#「N00016」另兼正字。
A04013
A04013-005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足部》引〈嶺南逸事〉。


A04013
A04013-003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足部》。


注音 ㄍㄣ
漢語拼音 gēn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跟」之異體。《說文解字.足部》:「,足踵也。從足A02773-002聲。古痕切。,跟或從止。」《正字通.足部》:「跟,古亨切,音。《說文》:『足踵也。』俗謂隨行曰。本作,篆作,重文從止作,舊本沿俗作跟。」按:為跟之本字,故今定作「跟」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二十三魂.公渾切.頁138
平聲.二十四痕.胡恩切.頁142
平聲.二十四痕.古痕切.頁142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彙
正字通
康熙字典(校正本)
彙音寶鑑
卷四.巾上平聲.頁321.左
卷四.巾上平聲.頁321.左
異體字手冊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中華字海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9: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