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969A03969A03969A03969
字號A03969正字 - 08 - 15 
說文釋形,予也。从貝,易聲。(斯義切)
注音(一)ㄙˋ (二)(語音)ㄘˋ
漢語拼音(一)sì (二)(語音)cì
釋義

()ˋ

1.  給予,上級賞給下級。如:「賜予」、「賜姓」。《說文解字.貝部》:「賜,予也。」《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四一:「呼我遊太素,玉杯賜瓊漿。」《隋唐演義》第八○回:「其中惟虢國夫人,更風流倜儻,玄宗常與相狎,凡宮中的服食器用,時蒙賜賚,又另賜第一所於集慶坊。」

2.  頒發。三國魏.曹植〈應詔〉:「嘉詔未賜,朝覲莫從。」《明史.卷三三○.西域列傳二.罕東左衞》:「我朝建哈密、赤斤、罕東諸衛,授官賜敕,犬牙相制,不惟斷匈奴右臂,亦以壯西土藩籬。」

3.  恩惠。如:「受賜」。《玉篇.貝部》:「賜,惠也。」《公羊傳.僖公二年》:「虞郭之相救,非相為賜。」漢.何休.注:「賜,猶惠也。」《論語.憲問》:「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

4.  有求於人時,使用之敬詞。如:「賜教」、「敬請。《儀禮.士相見禮》:「某不足以辱命,請終賜見。」

5.  盡、止盡。通「儩」。漢.揚雄《方言》卷三:「鋌、賜、A01662、凘,皆盡也。」晉.潘岳〈西徵賦〉:「超長懷以遐念,若循環之無賜。」

6.  姓。《廣韻.去聲.寘韻》:「賜,姓;《世本》云:『齊大夫簡子賜之後。』」

()ˋ,ㄙˋ之語音。

A03969
A03969-003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寘韻.賜字》引〈史晨祠孔廟奏銘〉。


A03969
A03969-006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貝部》引〈三國志平話〉等。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A03969
A03969-001
部首筆畫  - 08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寘韻.賜字》引〈孟郁脩堯廟碑〉。

《隸辨.入聲.昔韻.字》引〈張遷碑〉。


注音 (1)ㄘˋ (2)ㄙˋ
漢語拼音 (1)cì (2)sì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賜」之異體。賜,《說文解字.貝部》作「」,云:「予也。從貝易聲,斯義切。」《漢隸字源.去聲.寘韻》、《隸辨.去聲.寘韻》並引〈堯廟碑〉作「」,《偏類碑別字.貝部》引〈隋符盛胡夫人墓誌〉亦作「」。今考《隸辨.入聲.昔韻》引〈張遷碑〉云:「按《說文》易從日,碑變作,與昜字混,今俗因之。」「賜」字偏旁作「」而為「」者,當亦碑變之俗寫也。故「」字可收為「賜」字之異體。

A03969
A03969-002
部首筆畫  - 09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貝部.賜字》引〈唐游擊將軍吳孝墓誌〉。

《字鑑.平聲.陽韻》。


注音 (1)ㄘˋ (2)ㄙˋ
漢語拼音 (1)cì (2)sì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賜」之異體。賜,《說文解字.貝部》作「」,云:「予也。從貝易聲,斯義切。」《偏類碑別字.貝部》引〈唐游擊將軍吳孝墓誌〉作「」。今考《隸辨.入聲.昔韻》引〈張遷碑〉云:「按《說文》易從日,碑變作,與昜字混,今俗因之。」《字鑑.平聲.陽韻》云:「昜,余章切,《說文》開也。從旦夕之旦,從勿,凡陽場腸湯碭諧聲者從昜。與易字不同,易音亦,上從日,如賜錫等字諧聲者從易,偏旁俗混作,誤。」可知「賜」字偏旁作「昜」而為「」者,當係俗訛,故《俗書刊誤.卷三.寘韻》、《正字通.貝部》皆云:「賜,俗作,非。」然「」字則可收為「賜」之異體無疑。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四.去聲.五寘.頁484.左
卷五.入聲.二十二昔.頁728.左
偏類碑別字
敦煌俗字譜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五寘.斯義切.頁467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三.去聲.二寘.頁552.下
字彙
正字通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彙音寶鑑
卷六.亀上去聲.頁475.左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7:57:56